对话全球电子协会东亚区总裁肖茜:互联协作才是电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8:02 浏览次数:

  7月10日上午,全球电子协会东亚区总裁肖茜在线上接受了包括肖茜强调:“电子行业的特征,就是高度的全球化,我们不支持孤立封闭的思路,我们认为互联协作才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电子协会是全球电子产业的代表机构,在全球拥有超3000家会员,数千家合作伙伴。服务于电子产业从设计到成品的全价值链,涵盖原始设备制造商、半导体企业、印制电路板厂商、电子制造服务商、线束制造商及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协会在中国、比利时、德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并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以支持会员发展。

  
 

  IPC正式更名为全球电子协会。其全球会员中,北美占50%,亚洲占25%。目前,中国电子行业头部厂商大多为全球电子协会会员,如华为、中兴、中电科、富士康、台积电、日月光等。

  目前,电子产业已占据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2023年,全球电子贸易总额达到4.5万亿美元,作为对比,常被视为拥有复杂跨国供应链的汽车产业,同年的全球贸易总额约为1.8万亿美元。

  此外,包括半导体、连接器、电池等在内的电子组件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超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成品的2万亿美元贸易额。体现出电子制造产业链技术复杂性、专业化与高度分工的特征。

  当下最受关注的,当属特朗普政府与各国的贸易谈判。那么,作为拥有众多会员的全球性行业协会,全球电子协会在贸易谈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肖茜表示:“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了会员会议,大家一致的观点是不支持关税。政府出于提升本国的制造能力以及发展经济的初衷,我们是认可的。但是我们认为,关税作为一刀切的工具,并不能达到政府想达到的目的。因此,我们第一时间代表会员向政府发声,呼吁更加谨慎地看待关税问题。”

  其补充表示:“我想,我们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作用。后续我们也看到特朗普政府考虑设立谈判期和缓冲期。我们协会的自我定位是连接者和倡导者,我们愿意代表产业共同的声音去呼吁相关政府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

  那么,全球电子协会是否与美国商务部有直接沟通的渠道?肖茜表示:“我们协会在美国、欧洲都有政府关系团队,他们平时跟政府的交流都比较密切。我们未来也希望在亚洲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大变局下的全球化、本土化再平衡

  在关税政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之下,电子行业企业如何平衡全球化与本地化协作?

  肖茜认为:“首先,全球化依然非常重要。我们一直强调,整个电子产业链是高度协作、非常复杂的。从核心技术到零部件,再到组装等,各个环节都有全球不同的伙伴在参与。因此,对企业而言,依然要维持全球视野,继续拓展全球的资源和网络。”

  其补充表示:“此外,本地制造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对供应链产生冲击这一情况下。如果企业有能力把一些制造环节放到离目标市场、离客户比较近的地区,可以提升交付速度和客户满意度,同时还可以规避掉由于相关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于具体策略,肖茜表示:“第一是市场多元化,即在客户市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