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够烧! 有焚烧厂海外抢货,有的开挖旧填埋场
更新时间:2025-07-07 21:53:07 浏览次数:

  称,5月31日,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所有条件达成,粤丰环保于6月2日从香港联交所退市。至此,瀚蓝环境并购粤丰环保正式完成。

  伟明环保相关人士也向徐海云也告诉吴柏莹提到,垃圾焚烧行业产能接近天花板,新增产能空间有限。存量项目整合或将成为趋势。一种方式是横向的产能拓展,形成区域协同与业务互补;另一种是以产业园的模式纵向扩宽服务边界,例如上下游拓展环卫、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提升企业整体处理规模和盈利能力。

  薛涛表示,这个产业或不会有“大并购潮”的出现。原因是现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八成是国企,两成是民企。在国企的决策体系里,管理者很少愿意将资产拿出去处置,尤其是这类运营相对稳定的公共服务资产。因此,“大并购”在国企决策体系里不是主流路线。另外,国企的考核机制不太允许企业“做小”“做锐”,而偏向追求规模和利润稳定增长。这也决定了国资背景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很难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剩下的民企项目有可能是并购研讨的对象。”

  上市公司财报还显示出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正往县城、海外市场“抢垃圾”。

  相比城市,我国县级、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短板显得格外突出。2022年底、2023年初,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多个部委接连发文,释放推进“垃圾焚烧下县”的信号。

  北极星固废网梳理的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县域释放的300吨/日以下小型垃圾焚烧项目就有14个。

  那么,下沉到县域市场建小型化项目,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徐海云在接受薛涛向相对于县城,“海外”无疑是更具诱惑力的市场,这一字眼高频出现在大部分垃圾焚烧发电上市公司财报中,成为他们重点发力的一致方向。

  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环保企业海外焚烧项目建成、在建和签约落地规模已经超过5万吨/日,其中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地区有较多的项目布局。从全球来看,我国已建成1000余座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超过110万吨,占全球总处理能力的比例为60%左右,处理规模远高于欧美日三个地区的总和。

  在过去20年时间里,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仅解决了国内“垃圾围城”的问题,还一举将我国垃圾焚烧打造成出海的“新名片”。

  伟明环保方面告诉吴柏莹称,当前,我国垃圾焚烧企业出海方向主要为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