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央行净投放超过6500亿元
更新时间:2025-07-03 21:35:16 浏览次数:

  7月2日,央行披露6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各项统计结果显示,6月各项工具实现净投放6560亿元,其中短期逆回购实现净投放5359亿元。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在接受廖博分析,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仍是2025年货币金融工作的重点,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也是资金重点支持的方向,如消费、制造业、外贸、民营企业、地产等。

  具体看各项流动性工具投放,廖博分析,MLF回归1年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定位于为金融机构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MLF操作,6月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2.35万亿元,期限均为1年。

  廖博指出,过去10年MLF主要经历了两方面的演变。从定位来看,MLF从流动性投放的辅助工具到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从历史阶段看,MLF从单一的数量型工具扩展到阶段性体现利率工具属性再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3月24日,央行就曾在官网公告中明确将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这标志着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退出,此后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与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构成央行流动性工具体系,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余额也显著下降。

  6月短期逆回购净投放5359亿元,廖博指出,央行呵护短端流动性。从以往经验看,央行对政策利率的调整也往往是“先动量后动价”,DR007上行/下行后,政策利率仅是随行就市的调整。“我们认为,需要主要观察DR007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走势,DR007持续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确认央行收紧流动性的重要信号,反之亦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资金面,反映在DR007走势及其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相对大小中,若DR007持续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即是央行明确收紧流动性的信号。

  从分析框架上来看,廖博指出,央行于2004年6月正式建立了流动性预测分析体系,按日对流动性进行分析、预测和监控,央行流动性调控有较强的主动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数量是综合考虑备付金、财政收支、外汇占款、OMO到期量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及市场需求后的灵活调整,数量的多少并不代表央行意图,而应主要看资金面的实际表现,即DR007。未来DR007仍然是短端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央行所有的意图都会在其中。

  廖博认为,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替代部分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可以看到,6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是央行在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资金,有利于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因此,无论是放量MLF净投放,还是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或指向对冲后续债券集中在二三季度发行对流动性的压力。

  从实践看,自2024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廖博指出,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可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丰富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填补7天期逆回购和1年期MLF之间的期限空白。另外,买断式逆回购常态化操作可对市场形成示范作用,推动更多市场参与者熟悉并运用这一交易方式。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