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某部营级干部,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转业后成了德化法院一名法官;退休后又凭着一腔司法为民的热情,积极投身人民调解事业。
脱下军装,脱不下军魂;脱下法袍,脱不下法魂。他,就是德化金牌调解员薛赴闽,也是大家口中亲切招呼着的“老薛”。
2020年4月,老薛入驻德化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婚姻家庭调解分中心调解室。2年多来,他秉持老党员的初心、老调解的细心、老法官的诚心巧解离婚纠纷。2021年11月,其所在调解室被中共德化县委政法委、德化县司法局评为“老薛调解工作室”、“德化县金牌调解室”。
在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中,老薛善于利用离婚冷静期,持续介入调解辅导。冷静期内,他邀请当事人再次回到辅导室,对其进行帮助、解答疑问;主动与当事人联系,询问双方的感情进展,以便更了解当事人的心态变化;辅以分析、疏导,使当事人仔细考虑、深刻反思,重拾家庭的责任,回归美好幸福生活。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是处理好矛盾纠纷的前提和基础。在调解离婚纠纷时,老薛总是无微不至:调解前先了解当事人详细信息,查明争议焦点,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综合分析,发现问题,适时追问,寻找调解切入点。同时,他还会引导双方发现对方优点,理性包容小的缺点,必要时释明法律规定。
“调解员一定要熟知法律,就像军人要熟悉手中的武器。老百姓对法律不了解,你把法理讲给他们讲清楚,矛盾纠纷才能根本化解。”有当过军人和法官的经历,老薛更知道如何用诚心打动当事人,用法理化解矛盾纠纷。他充分发挥闽南语易于被当地老百姓接受的优势,用乡音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依照法律和人情,梳理矛盾、分清责任,促进婚姻家庭纠纷的化解。
2021年6的一天,“老薛调解室”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当事人:一位女士推着轮椅上的丈夫前来办理协议离婚。
老薛先将两位当事人邀请到调解室进行座谈沟通,得知陈先生与林女士原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双方育有一对儿女,日子过得很滋润。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这个家。
2020年3月,陈先生因交通事故造成一级伤残,林女士承受了家庭的巨大压力。伤残后的陈先生性情大变,经常发脾气。林女士称双方性格不合,没有感情,无法沟通,遂前来离婚。陈先生担忧以后生活难以自理,但也害怕拖累妻儿,虽很无奈,也只好同意离婚。
“首先离婚是一个很严肃的家庭问题,可能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父母感受、舆论影响等等……”老薛从分析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等入手,耐心给林女士讲解离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适当照顾残疾人,处理住房时残疾人方有优先权,确定子女抚养时应当考虑残疾人一方的意愿。
老薛也林女士和丈夫都很疼爱两个孩子,孩子的成绩很好。但交通事故后,双方因家庭压力大、心情不好等产生矛盾纠纷,也影响了孩子的成绩。“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父爱和母爱都不可缺失,一个完整美好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老薛语重心长。
听了老薛的话,林女士羞愧地低下了头,眼含着热泪说:“老薛,你别说了,都是我自己太自私了,不顾家庭和孩子,这婚我不离了!”一直愁眉苦脸的陈先生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只是在老薛调解下破镜重圆的夫妻中的一对。截至2022年5月,老薛调解室共受理离婚纠纷1405件,调解和好890件,民法典实施后引导当事人在冷静期自动撤销离婚申请纠纷178件。
细心调解化干戈,春风化雨沐群众。薛赴闽在调解一线践行着一名老党员、老革命、老法官的宗旨使命,善用“初心、细心、诚心”巧解离婚纠纷,成了婚姻家庭幸福美满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