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万里股份的重组草案正式出炉。根据公告,重庆特瑞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24.5亿元,这一价格相比今年初公布预案时23.5亿元的预估值有所上调;重组拟置入资产也从此前的特瑞电池48.95%股权调整为特瑞电池48.15%股权,对应作价11.8亿元。
原股东季雨辰曾将其持有的特瑞电池90万股股份转让给焦毛,转让价格为0.8元/股,转让价款为72万元。而按照0.8元/股的转让价格,对应的特瑞电池估值仅为0.9亿元。
就此,万里股份草案中公告称,此次转让价款与2016年季雨辰取得特瑞电池股份时的价款相同,中介机构未能向上述交易双方核实转让价格的定价依据,此次重组正式方案的置入资产已剔除该等特瑞电池0.80%股权。
从经营业绩上来看,虽然2021年和今年前4个月业绩不错,但若将时间轴拉长,特瑞电池2018年曾出现大额亏损,2020年净利润也亏损3096万元。
当然,业绩承诺方也承诺,特瑞电池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2亿元、2.5亿元。
作为此次重组的主要交易对方和业绩承诺方,同正实业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南方同正以及刘悉承,二者分别为万里股份原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许多万里股份投资者仍然牵挂的一个问题是,根据2018年南方同正与家天下、刘悉承签订的,南方同正和刘悉承应补偿万里股份约1.6亿元的业绩补偿款,同时履行上市公司原有所有资产的置出承诺。不过,截至今年4月份,南方同正和刘悉承仍未履行上述承诺,上交所也就此对南方同正和刘悉承通报批评。
磷酸铁锂行业在产能过剩边缘?
从最初高价参股到后来低价甩卖股权,又到如今“吃回头草”高价购回股权,万里股份的一系列动作以及特瑞电池的估值均与磷酸铁锂行情有较大关系。
一个信号值得关注。报告期内,特瑞电池产销率分别为104.85%、98.38%和89.47%,产销率逐步降低。重组草案对此解释称,2022年1~4月,特瑞电池产销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受春节、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2~3月出货量相对较少。
事实上,近期关于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6月份发布的研报,截至2022年4月底磷酸铁锂产能已高达103.4万吨/年,较2021年底增加13.6万吨/年。预计2022年底我国磷酸铁锂可利用产能将约达300万吨/年。
伴随磷酸铁锂产能快速扩张,市场对于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也有所警觉。今年6月份,惠云钛业公告磷酸铁锂投资项目后不久,就收到了深交所。深交所要求公司进一步详细论证项目建设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等。
就此,万里股份重组草案中也表示,近年来,磷酸铁锂市场需求旺盛,大量资本涌入正极材料行业,预计新增产能将大幅度增加。若未来几年相关产能全部投产,而市场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则磷酸铁锂行业可能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仅如此,特瑞电池还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特瑞电池磷酸铁锂产品的主要成本为直接材料,核心原材料包括碳酸锂、磷酸盐、氧化铁。受供需关系变化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出现大幅增长,特瑞电池采购碳酸锂的平均价格分别为3.47万元/吨、11.17万元/吨及36.24万元/吨。
就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