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更新时间:2025-09-11 22:27:00 浏览次数: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109万所,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断扩增,到2024年底已达到1578万人,这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5年来,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据统计,到2024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婴儿[*][*]率和孕产妇[*][*]率持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如果从历史对比来看,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比2020年提高1.1岁。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特别是人民群众所看重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持续改善。

  “第一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十四五’时期,居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雷海潮表示。

  “第二方面,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双提升。”雷海潮表示,在过去5年中,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开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包括传统医药服务体系,在世界上是覆盖最广、能力最强的。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启动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将在未来5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联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在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雷海潮介绍,基本医保覆盖居民保持在13亿以上,稳定在95%左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在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延长产假、加强孕育服务,实施育儿支出个人所得税抵扣,逐步推行学前免费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性生育支持政策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我们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到去年底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个。今年开始推行建立育儿补贴制度,现在符合条件的广大网民正在通过互联网以及线下的方式进行申领注册。根据最新统计,到9月10日,填报人数已经超过80%,目前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居民反映填报程序便捷高效。”雷海潮表示。

  “一老一小”是民生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守护这两个人群的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聚焦“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人群,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夕阳”更暖、让“朝阳”更艳。

  聚焦“一老”方面,推动老年健康服务再升级。

  郭燕红表示,在服务体系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设有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到6151家,占到综合医院总数84.6%。

  在优化服务方面,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已经在94.4%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并设立医务社工帮助老年人就诊。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上门护理以及“互联网+护理服务”。

  在健康管理方面,目前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约1.4亿人次健康管理服务。

  聚焦“一小”方面,努力提升儿科服务能力。

  郭燕红表示,在服务体系方面,全国设置3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带动提升儿科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

  在儿科医疗资源方面,截至去年底,儿科执业医师的数量达到24.39万人,比2020年的16.34万人增加49.3%;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2.47张,比2020年的2.18张增加13.3%,服务可及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