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在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是元气森林史上最快销售额破亿元的单品,甚至快过元气森林的大单品——气泡水、电解质水。
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70家工厂具备养生水代工能力,产品配方大同小异。
郑同建认为,破解同质化困局的关键有三点:首先是创新力,需要“让配方越来越丰富”;其次是严选原材料,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此外,企业需要对上游原材料市场、生产端、研发端等全产业链进行长期布局。
但诸多新锐养生水品牌都遵循爆款逻辑,它们的起步便是“轻资产运营+精准营销”,这也意味着大量养生水品牌没有自建生产线,而是通过代工快速试产。消费者喝到的不同品牌、不同品类养生水,可能出自同一个代工厂。
从气泡水到无糖茶,再到养生水,饮料市场不缺风口,缺少新的“长期市场”。当下的养生水,一边承载着年轻人的情绪,一边承载着资本的热情。它在未来能否真正成为长期产品并实现百亿元市场规模,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