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该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将于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计划于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此次下线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9月3日,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两款可折叠设备均采用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由康宁公司独家供应玻璃材料。在折叠iPhone方面,郭明錤预测2026年出货量将达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在折叠iPad方面,郭明錤认为其定价策略更为高端,在展开状态下将提供18至20英寸的显示面积。
在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市场结构性机会凸显的背景下,8月私募机构调研频率明显提升。第三方机构获得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月私募机构合计调研A股公司突破6000次,环比增逾200%。这一调研动态不仅反映出私募机构对后市的积极心态,也揭示了其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从调研动态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取代了7月的计算机,成为8月最受私募青睐的调研行业。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也获得了私募的密集关注。
9月3日,中信建投研报称,A股盈利确认拐点,步入温和复苏通道,但结构分化远超总量意义,凸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市场风格偏向成长,科技制造在AI周期驱动下业绩高增,成为核心引擎;中游制造业受益成本回落盈利韧性凸显。本次复苏 “价”的修复优于“量”的扩张。新赛道领域,AI产业链业绩已强劲兑现,机器人与创新药面临量产与困境反转机遇,新消费需关注营收向盈利传导。整体而言,经济复苏仍需政策巩固,市场将是结构性行情,需精选高景气赛道。
9月3日,根据集邦咨询报告,2025年随着国际品牌陆续推出AR眼镜原型,以及Meta预计在近期发布AR眼镜Celeste,市场对AR装置的关注程度开始升温,加上OLEDoS产品价格下跌,预计2025年全球AR出货量将达到60万台,2030年AR眼镜出货量达3210万台。
9月3日,上金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合约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的通知,根据的有关规定,对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比例进行调整。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自2025年9月5日收盘清算时起,Au、mAu、Au、Au、NYAuTN06、NYAuTN12等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3%调整为14%,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2%调整为13%;Ag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6%调整为17%,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5%调整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