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MSC地中海航运”率先暂停美西航线服务后,中联航运也暂缓了重开美西航线月以来,北美航线市场基本运价仍维持在下行通道,尽管在对美国订单下降的背景下,中国贸易方向加快向欧洲市场转,但欧洲—地中海航线由于备货期提前,从目前至8月底的运价将会继续向下调整。
“在接一个柜亏一个柜的情况下,美线新玩家共舱船舶挂靠长滩港谈何容易?市场的一时疯狂带来了惨痛教训。”一位国际港航业物流业观察人士表示,近期MSC地中海航运推出的西非、南美两条新航线表明,航运巨头的市场布局正在向新兴市场靠拢,而这一趋势的背后透露出关税不确定性下的贸易新流向。
8月7日,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假设美国市场全年保持疲软,今年货量的增长率将取决于中国的出口强度能否持续。他认为,全球贸易可能正处于“再平衡”中,美国走向贸易保护,而中国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如果这种趋势延续几年,中国的工业产能将支撑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
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的运价分别为1823美元/FEU和2792美元/FEU,较上期下跌9.8%、10.7%。
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的增速出现明显拉开差距。前7个月,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35万亿元,增长3.9%。
尽管如此,上周,欧洲航线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仍较为疲软,市场运价继续回落,8月8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的市场运价较上期下跌4.4%。
集运指数期货价格多数下跌,主力合约“EC2510”收跌于2.71%,其他远月合约日跌幅在1%上下,这表明近日关税措施的不确定性推高了市场对贸易冲突再度升级的预期。
而从现货市场的表现来看,8月11日,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向从中国出口活动来看,监测港口在7月28日至8月3日的集装箱吞吐量为568万标准箱,环比虽回落8.52%,但同比仍增长2.0%,呈现常态季节性波动特征。聚焦欧线市场,雷悦认为,今年货量的季节性节奏与去年基本一致,在7月第三周触及顶部后边际转弱,船司主动降价揽货的竞争周期已然开启。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欧现货运价加速下滑,第34周报价均值约2860美元/大柜,较7月末峰值已回落超500美元。
宁波航运交易所公布新一期海上丝绸之路指数,其中中东、印巴航线上涨幅度较大。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指数研究中心认为,中东航线%,主要系班轮公司持续控制部分航次停航,舱位紧张情况加剧,运价在低位上涨;印巴航线则因运输需求增加、部分航次停航而舱位紧张,运价指数较上周上涨14.5%。
8月11日,“运去哪”中印红航线专家向“印度航线日迎来拐点,虽涨幅不如中东航线,今年中印红航线最难熬的暑假已过。往年七八月份是淡季,但今年因以伊冲突导致需求高,预判8月中旬开始会有补货情况。”有货代告诉他还表示,华东的宁波市以及华南多地运到中东地区、印度的白色家电产品开始大量出运——如奥克斯、美的等知名品牌已经循环出货。中东航线月中旬达到高点。加班船介入后,红海航线月下旬将下降。
而南美航线的市场情况则有所分化。运去哪拉丁美洲航线月中下旬,南美西有较大推涨可能性。”上述拉丁美洲航线专家表示。
从班轮公司的新兴市场布局与航线运价走势中,可以窥探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马士基CEO柯文胜预计,红海中断将持续全年,并可能引发新的拥堵,除北美地区外,所有地区均可实现收入的同比增长。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持续扩大份额,尤其是电动车、太阳能、风电、化工等领域的中国品牌崛起。而且,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也日益全球化。尽管有去全球化的讨论,但从数据看,中国市场的增长为集装箱运输需求带来了强劲的驱动力。”柯文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