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沪深两市破净股数曾高达175只,而到2007年3月,A股市场基本无破净个股。而2007年3月底,上证指数报收3187点,其后上证指数仍然走出了接近翻倍的行情,最高涨至6124点。
2015年4月,鞍钢股份成为当时最后一只被“消灭”的破净股,彼时上证指数在4000点左右,其后最高涨至5178点。
复盘过往两轮牛市可以发现,这两轮牛市的发展伴随着破净股的彻底消失。 而在这两轮牛市中,破净股彻底消失后,指数仍然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资本眼专栏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7月24日,破净股主要分布于房地产、银行、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的破净股个数最多,共有43只个股,而从破净个股平均市净率来看,银行的破净个股平均市净率最低,为0.59 。
值得注意的是,这5个行业的破净股总数达152只,约占当前所有破净股数量的一半。
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两大维度掘金破净股
回顾2007年、2015年牛市行情,这两轮牛市的发展伴随着对破净股的彻底“消灭”。而破净股因为其极低的估值也往往成为资金围猎的对象,甚至产生不少牛股。因为净资产理论上可以看作是公司的清算价值,当股价跌破净资产时,就可能存在着套利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在破净股中掘金呢?
从破净股产生的原因来看,金圆统一证券研报指出,整体市场环境是破净股大量出现的重要外因。破净股的出现,还在于投资者对公司质量的担忧。这种担忧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公司现有资产质量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
而当前市场环境以及市场情绪已经有明显修复,只要公司资产质量尚可,公司盈利能力修复,那么这些破净股中就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那么,怎么来衡量资产质量较好的公司呢?根据相关研究,应收账款、存货、商誉这 3 个科目是判断资产质量的核心。可以认为,一家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商誉这 3 个科目占净资产的比例越高,那么其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可能就越大。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不宜过高,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偿债压力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除了资产质量,对公司未来盈利预期的担忧也是破净股的重要成因。因此未来盈利状况改善的破净股,则更可能走出估值修复的行情。而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筛选出未来盈利可能修复的破净股。
综合以上分析,资本眼专栏
注:因为金融企业与普通企业判断资产质量标准是不同的两套体系,加之前期金融股已有一波涨幅,因此,本次筛选并未包含金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