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催化,医疗ETF涨超2%。
资料世界卫生组织专家7月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告,目前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风险,并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
基孔肯雅热源于斯瓦希里语,意为“屈肢痛”。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蜷缩之态。感染后,患者通常在3~7天内出现症状,95%的患者出现游走性关节疼痛,小关节如指关节、腕关节肿胀明显,疼痛程度可达VAS评分8-10分,导致患者蜷缩成“屈肢体位”。
当前医药行业行业基本面仍然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价格战和政策扰动,但长期增长驱动力仍相对清晰,基于政策、技术迭代、全球化进展以及行业需求等因素共同驱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跟踪和关注。
短期维度:
事件催化层面,一方面,关注疫情扩散情况等事件催化及情绪波动,北半球夏季蚊媒活跃,若基孔肯雅热继续向温带扩散,或触发二次行情。另一方面,相关公司近期即将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期,关注行业价格压力情况、在研项目进展速度,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是否有改善,若超预期也可能成为基本面催化。
政策层面,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高价药品,该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调整,预计将于10~11月正式公布。根据机构研究数据,过去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平均销量增长达300%,峰值渗透率提升至非医保品种的5倍。
中长期维度:
技术层面,关注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我国肿瘤疫苗研发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mRNA技术平台加速推进,成本低、开发周期短,有望扩展至呼吸道病毒和肿瘤疫苗等领域。此外,若重磅新品种上市,如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新型PCV疫苗等,有望提升防护边界。
设备更新层面,华源证券表示,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落地,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根据智械云的统计数据,2025年6月份国内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同比增长25%,上半年累计采购规模同比增长41%。具体到产品类别,CT、MR、DR等高端设备的采购增长尤为突出,其中6月份CT采购同比增长20%,MR同比增长32%,DR同比增长47%;上半年累计采购中,CT同比增长48%,MR同比增长43%,DR同比增长77%,超声设备采购同比增长28%。
综上所述,本轮上涨是事件催化、筹码与资金驱动等多种因素驱动的结果,短期建议关注疫情进展、政策推进节奏,中长期跟踪技术平台迭代及设备更新进度。医疗ETF跟踪的是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涉及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健康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