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 ST观典因财务造假与信披违规被罚2890万元,凸显监管“零容忍”态度
更新时间:2025-07-10 15:53:13 浏览次数:

  评论员 杜宇

  7月8日,*ST观典公告称,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因未按规定披露资金占用情况、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等,公司及实控人高明等相关责任人拟合计被罚2890万元。公司股票同日起被上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资本市场的警钟,凸显了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的“零容忍”态度。

  *ST观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然而此次事件却暴露了其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严重问题。公司不仅在2022年和2023年的年报中隐瞒了巨额资金占用和对外担保事项,甚至在中也存在重大遗漏,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从事件的具体细节来看,*ST观典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事项,涉及金额巨大,且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较高;二是2022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银行存款1.39亿元,占当期披露资产总额的13.37%。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证券法规,也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的混乱和管理层的失职。

  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实控人高明不仅知悉并组织筹划了上述违规行为,还安排伪造相关银行询证函和对账单。北京证监局的重罚,不仅是对*ST观典的惩戒,更是对所有企图通过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的警示。

  与此同时,*ST观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也令人担忧。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27.1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4.31%;2024年营收进一步下降57.58%,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骤降744.26%。公司股票也因此多次被实施风险警示,市场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

  *ST观典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是资本市场的毒瘤,必须严厉打击。监管层此次的重拳出击,彰显了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法律制裁,才能让资本市场回归诚信与公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ST观典而言,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公司不仅要面对巨额罚款和法律风险,更要重建投资者的信任,完善内部治理机制,规范信息披露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