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未经深度处理即外排至景区,兖矿能源控股公司被罚55万元;超标排放二氧化硫,中煤能源控股公司收到24万元罚单⋯⋯
2025年5月第四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200期。
一周绿鉴:兖矿能源控股公司
矿井水未处理即外排被罚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本期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领域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5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属于国资控制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兖矿能源控股公司鄂尔多斯市营盘壕煤炭有限公司因矿井水未经深度处理即外排至景区,被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罚款55万元。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的文号为“鄂环罚﹝2025﹞1号”的处罚书显示,营盘壕煤炭将未经过深度处理的矿井水通过管道排入乌审旗察汗苏力德景区内的1处土坑,土坑未采取防渗措施,且矿井水通过土坑南侧的管道溢流至察汗苏力德景区。依据第八十三条第项,营盘壕煤炭被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罚款55万元。
5月21日,信用中国收录的文号为“温鹿综执罚决字﹝2024﹞第002852号”的处罚书显示,绿地控股旗下公司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在转移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环岛路及智源街产生的建筑垃圾时未运行电子转移联单。依据第五十九条,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10万元。
5月21日,
近年来,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到新修订的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编写的也指出,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认的原则。
未经许可禁止、、及镜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