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种子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登海种业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
日前,登海种业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下降19.74%;归母净利润5663万元,同比下降77.86%。
在2025年工作计划中,登海种业提到,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公司将继续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加强科研育种、生产加工、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登海种业的存货账面价值为8.41亿元,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为17.24%。期末存货除少量种衣剂及包装物以外,其余均为农作物种子。
财务数据显示,登海种业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9亿元,减少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1.29亿元。对于种子涉及存货在2025年是否会继续有减值可能,上述登海种业证券部门工作人员向
研发逆势加码,20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在业绩的颓势中,登海种业展现出“逆周期”扩张的魄力:研发费用达8321.60万元,相比2023年的6668.71万元,同比增长24.79%。
登海种业在2024年财报中提到,虽然种业市场比较低迷,但在相关政策的引领驱动下,头部种企都在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科研平台支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迎接挑战。作为玉米种子龙头企业,登海种业称:“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建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前述登海种业证券部门工作人员向值得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的增长,也直接表现在公司审定品种的增加。
在2024年财报中,登海种业披露,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自主研发共计20个玉米新品种,已经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登海种业称:“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新品种上市时间短,其种植推广尚未经过一个完整的大面积种植季节检验,大田表现如何有待进一步确定。”
此外,虽然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但登海种业提及新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随着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作物品种审定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涌现,以及生物技术应用有序推进,转基因品种推广“扩面提速”,市场竞争激烈,新技术和新产品迭代加快。不过,登海种业表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政策推动力度显著增强,行业迎来实质性突破。”
虽然面临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从2025年的工作计划安排上来看,研发工作仍是登海种业的重中之重。登海种业称,坚持“一核心、一平台、四中心、一基地”的“1141”建设总思路,以公司总部为研发核心,全力打造青岛研发中心作为生物育种技术基础平台,构建不同研究类型的生物技术研发综合利用体系,有效衔接常规育种技术关键节点,不断充实四大玉米育种中心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