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来,杜莎夫人蜡像馆在美国旧金山和土耳其的场馆也陆续摘下招牌。这个拥有250多年历史、比乐高大了百岁的全球文化地标性大IP,如今却成了母公司默林娱乐集团的包袱。
重庆馆关闭后,爱因斯坦、爱迪生、吴彦祖、邓紫棋等名人蜡像已经“迁入”上海馆。
中国5家杜莎夫人蜡像馆合计蜡像数量超420座,单个蜡像制作成本约150万元,粗略计算,仅蜡像投入就或超6.3亿元。其中北京馆逾1.4亿元,重庆馆逾9000万元。再叠加城市核心商圈的场地租金、工作人员、蜡像维护等,该IP的运营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蜡像的总制作费用,截至发稿,默林娱乐未直接回复与之对应的是极低的重游率:徐慧坦言,13年间仅去过两次蜡像馆。百元的门票价格,对比1.5小时的游览时长、衍生消费少的体验,杜莎夫人蜡像馆“性价比还不如密室逃脱”。
在与“我们依然致力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的未来发展,杜莎夫人蜡像馆独树一帜之处在于,在重点城市的市中心位置,为游客提供极致的名人体验和卓越的蜡像工艺,游客和粉丝们也可以近距离与名人蜡像互动接触。我们也相信消费者会一直追随名人乐趣体验。”默林娱乐告诉可是,当下的蜡像馆,论沉浸体验不及主题乐园,论性价比拼不过小众娱乐。
“回收周期比主题公园慢。”林焕杰向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困境并非中国独有,目前全球运营数量已由高峰期的22座缩减至17座。
“它的退场标志‘符号崇拜型’初代网红的落幕。其依靠名人效应制造稀缺感的模式,在社交媒体人人皆可成名的今天已失效。”江瀚向
“世界第二”到亏损近5亿英镑
“弃蜡像投乐高”进入更卷赛道?
成立于1999年的默林娱乐,手握杜莎夫人蜡像馆、乐高乐园等知名IP,在全球布局140余个景点,年客流超6200万,曾是仅次于迪士尼的全球第二大主题公园运营商。
然而,默林娱乐财报显示,集团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2%至20.57亿英镑,税前亏损达4.92亿英镑,较2023年亏损2.14亿英镑,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130%。财报中提到,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品牌价值下跌,损失1.63亿英镑。
近一年来,杜莎夫人蜡像馆在三个国家相继关闭4座,受到海内外关注,被认为是其“战略收缩”的标志性事件。在此情况下,默林娱乐将乐高乐园作为重点。
这场押注乐高乐园的转型,究竟是默林娱乐在资本市场的自救,还是文旅产业迭代的必然?
“这几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以及欢乐谷、长隆、海昌等知名本土品牌为代表的户外主题公园,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出游。此外,沉浸式演出、密室逃脱和VR乐园等新兴室内娱乐选择也在争夺消费者。”默林娱乐告诉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的TFBOYS “关店只是止血,不是造血。”江瀚对但江瀚、林焕杰等均认为,乐高乐园赛道同样充满挑战。上海乐高开园火爆却因“选址偏远”“设备故障”备受吐槽,2至12岁的客群定位还面临迪士尼、长隆的挤压。
“重资产投入加上激烈竞争,若不能解决交通与内容创新问题,可能重蹈同质化覆辙。”林焕杰道出自己的担忧,这与默林的长期战略形成微妙张力——其宣称要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通过多日游玩体验提升收益,但目前尚未完全落地。
江瀚则指出,新一代文旅的稀缺性已从“名人符号”转向“体验独特性、情感共鸣与文化在地性”。
默林娱乐也意识到这一点,杜莎夫人上海馆已尝试与IP等合作,并推出国风主题活动,乐高乐园则强调“亲子陪伴”的情感价值。“中国市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仍是默林娱乐的重点市场。”默林娱乐表示。
上海乐高乐园 “国际品牌必须本土化,像迪士尼那样预判需求变化,光靠移植海外模式只会水土不服。”林焕杰指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一代文旅产品的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实现“强IP+强互动+强社交”的生态构建。
默林娱乐的转型之路,也折射出整个文旅行业的进化方向。从“打卡照片”到“体验叙事”,从单一景点到场景生态,内容迭代速度与互动深度决定着IP生命周期。
对此,默林娱乐向有业内人士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