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美元之差,千亿美元蒸发!谁在“绑架”英伟达
更新时间:2025-08-30 11:03:04 浏览次数:

  
 

  当英伟达的“非完美”财报,被华尔街的“完美主义”审视时,会发生什么?

  美东时间周三盘后,“全球市值第一股”英伟达交出一份漂亮的业绩答卷,一个仅有2亿美元的微小“瑕疵”,却瞬间刺破了市场极度敏感的神经。其股价在盘后一度跌超5%,并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市值共计蒸发逾1800亿美元。

  究其原因,是英伟达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录得的411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13亿美元。华尔街之所以对英伟达的业绩如此苛刻,根源在于其高达4.3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值,已深刻地与整个美股市场乃至美国经济的“新引擎”——AI数据中心建设——深度绑定。任何一丝偏离预期的信号,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并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

  被“完美预期”绑架的巨头:市场为何对2亿美元如此敏感?

  
 

  注:非GAAP为非强制信披事项,属于管理层自愿,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

  用任何客观标准来衡量,英伟达的这份财报都堪称亮眼。季度营收达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62.3亿美元;核心引擎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5美元,同比增长54%,同样高于预期。

  然而,这组数据依然无法满足华尔街的“完美主义”。贝尔德投资策略分析师罗斯·梅菲尔德对此直言,一位自2023年起持有英伟达股票的投资者Harry向尽管股价震荡,但分析师仍然看好英伟达。投行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在发给美股的“英伟达依赖症”:一家公司牵动整个市场
 

  有美国媒体指出,英伟达持续盈利的能力,对整个股市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美联储是否在下次会议中降息。这正是华尔街为何对其业绩要求如此之高的深层原因——整个美股的走势,越来越多地要看英伟达的“脸色”。

  这种史无前例的集中度,对整个美股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指数基金和ETF等被动型基金管理着大量财富,它们“被动地”根据市值权重持续买入英伟达。晨星数据显示,目前,提供英伟达杠杆敞口的ETF数量,已与追踪总市值高达52万亿美元的标普500指数的ETF数量持平。其中,规模较大的GraniteShares两倍做多英伟达日度ETF自2022年12月推出以来,资产规模已累积至45.6亿美元。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表示,摩根大通的数据则显示,散户投资者目前约占美国股票交易量的18%,几乎是十年前的两倍。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都通过指数基金流入了股市,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追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斯洛克认为,购买标普500指数基金,通常会给人一种购买了500只不同股票、从而实现了分散投资的印象。但现实是,标普500指数不断增长的高集中度,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

  随着英伟达市值的不断刷新纪录,一些华尔街的投资者不禁将其与互联网泡沫前期的思科公司相提并论。然而,从盈利能力来看,英伟达的表现远超当年的思科。数据显示,思科在1996年至2000年间的五年平均净利润率约为17.2%,而截至2025年1月,英伟达的五年平均净利润率则高达40.34%。

  
 

  英伟达CEO黄仁勋

  美国经济的“新引擎”:AI支出超越消费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股指的权重越来越向英伟达等AI企业集中,美国经济的驱动力也正在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变化:由AI数据中心建设引发的“烧钱”狂潮,正在取代传统的居民消费,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文艺复兴宏观研究公司分析师的估算显示,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已与英伟达深度绑定。因为,大部分的AI相关支出都流向英伟达。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8月28日表示,在最新财季,Alphabet、微软、Meta和亚马逊也已宣布,今年将合计投入400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晨星高级股票分析师Brian Colello在接受尽管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英伟达拥有更为坚实的盈利基础和更强大的客户群体,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收入结构本身,就构成了市场最大的风险。当一家公司的命运与整个市场的脉搏、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时,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忽视其在高处所面临的寒风。英伟达的增长仍在继续,但它身上的“完美主义”枷锁,也正变得越来越沉重。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