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工商银行发布一则例行会议的通稿,引起广泛关注。
这份会议通稿主题是工商银行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其中提到,“要求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坚持产品客户对位,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固经营基本盘”。
在业内素有“宇宙大行”之称的工商银行,公开表态“反内卷”引发业内外遐想。
对于其中提到的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向另有大行分支机构行长火速点评:好事!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联合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介绍2025年以来相关工作情况时透露,纵深推进、重拳整治行业乱象。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银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并非近期才开始。今年1月,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发表的提到,聚焦加强利率自律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针对银行业低水平“内卷”问题,进一步强化自律管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坚决不打“价格战”。贷款端,在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基础上,坚持定价即经营,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防止资金淤积空转。存款端,加强招投标利率自律管理,落实“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自律倡议,持续规范利率定价行为。
而在2024年11月,人民银行曾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设专栏提出“维护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其中明确指出,2019年8月到2024年8月,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专栏披露,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特别是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极少数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还出现以显著低于保本点的利率水平发放房贷的情况,不利于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款方面,利率“降不动”,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一些银行还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把下调的存款利率又补回来,实际利率“明降实升”。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来进行存款投标,推升了付息率。
针对“内卷”式竞争,专栏提到规范手工补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银行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此外,督促银行按照风险定价原则,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同时提出,下阶段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