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
、阿里、百度、抖音这四大互联网集团。
元宝紧随其后,分别录得5842万和2205万的用户增量。
应用插件成黑马: AI应用插件凭借其轻量化和场景嵌入的优势,实现了更广泛的用户覆盖。
AI不再是遥远的技术愿景,而已成为巨头争夺用户时长和未来入口的“核心武器”。四大集团的强势地位表明,数据明确显示,然而,用户行为的变迁也值得关注:围绕“即时满足”的核心诉求,即时零售和在线旅游赛道的竞争全面升级,平台边界日益模糊。
即时零售三强争霸: 淘宝、京东、美团在该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截至2025年6月,三家App的重合用户规模已高达3.8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2.8%。在618大促及补贴活动的刺激下,京东App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同比猛增33.2%,美团也增长了18.2%。
京东外卖异军突起: 京东App将秒送外卖模块升级为一级入口后,该模块的月活用户从4月的0.74亿飙升至6月的1.73亿。
在线旅游跨界融合: 旅游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携程旅行、美团、京东三大App的重合用户规模达到6521万,同比增长20.4%。京东以“零佣金”模式高调入局,进一步加剧了酒旅市场的竞争。
“即时性”正在重构线上消费的价值链。无论是实物商品还是旅游服务,用户都期待着更高效、更便捷的满足。高达3.88亿的重合用户数据,意味着大量消费者正在三大平台之间摇摆、比价,这片“公共流量池”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京东外卖的流量激增,以及各大平台在酒旅市场的相互渗透,标志着电商、外卖、旅游等传统业务的边界正在被彻底打破,一个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超级赛道正在形成,未来该领域的竞争将是多维度、立体化的生态系统之战。
报告也揭示了文化和内容在流量创造与商业转化中日益核心的地位。
草根体育IP崛起:从“村超”到“苏超”,草根赛事引爆全网。2025年6月,“苏超”相关内容在全网的互动量高达1.04亿,环比增长4225.4% 。
网络影响力的流量体现具象化: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的抖音账号仅凭一条4秒,在2025年6月吸引了高达1.15亿的去重活跃用户。
品牌自播成主流:在抖音平台,内容与电商的结合愈发紧密。2025年6月,在家用电器、运动户外等多个品类中,品牌自播的销售额占比均超过60%,其中家电品类更是高达71.7%。
流量的生产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相较于平台的功能驱动,由热点事件、文化现象和网络高关注人群驱动的内容流量,呈现出更强的爆发力和用户粘性。“苏超”和“韦东奕”的案例证明,真实、有共鸣的内容能够迅速穿透圈层,转化为巨大的公域流量,为平台带来新的活力。
同时,品牌自播占比的提高,标志着“品效合一”进入新阶段。品牌不再仅仅依赖达人带货,而是通过构建自己的内容阵地,直接与消费者对话,沉淀品牌资产。这预示着,未来互联网的竞争,将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竞争,更是对用户心智、文化潮流和内容生态影响力的全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