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巨湾技研总裁裴锋:今年超快充渗透率有望超10%,车企不适合自建充电桩
更新时间:2025-07-23 10:20:51 浏览次数:

  协议都有了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都发布了超快充产品,行业一连串的动作,标志着超快充元年的到来”。

  协议或修改接口定义,导致非适配车型无法使用,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软件等修改,还需高额投入。

  对此,裴锋表示:“这其实是主机厂的意愿,它愿意开放就可以开放,不愿意也可以不开放。因为国家已经颁布了软硬件标准,如果愿意开放,把协议改成国标的就行。总体而言,选择开放与否是主机厂的权利,但我觉得,如果不开放,会不长久。”

  在谈及换电会不会采取类似的开放模式时,裴锋表示:“换电站很难实现。因为换电站很难标准化,不同的车辆使用的电池规格不一样。对比来看,充电桩很容易标准化。这也是我认为换电只是作为一种补充的原因。”

  除了超快充,固态电池也被业内视为缓解补能焦虑的另一条技术路径。据悉,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400~500Wh/kg,可使车辆具备较长的续航,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其离子传导效率较低,充电速度较慢。

  “当时巨湾技研在考虑做固态电池时,就放弃了所有的现有技术路线,因为现有技术路线实现固态电池的超快充是很难的。而对于巨湾技研而言,‘超快充’是我们的标签,如果不能实现固态电池的超快充,我们就不做固态电池了。超快充特性是巨湾技研做固态电池的前提。”裴锋强调。

  
 

  据了解,为了能够让固态电池实现超快充,巨湾技研采用了一种聚合物加无机物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这是一种新的技术路线。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巨湾技研在今年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

  专利摘要还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电池可以有效消除传统全固态电池中正极、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组装带来的巨大固固界面阻抗,有效解决全固态电池内部压力变化导致的性能恶化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固态电池的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裴锋认为:“就固态电池而言,我认为今天的技术路线还没有实现统一,而且产业规模还不够,成本也很高。但技术路线趋同后,大家达成一致,产业规模就有望提升,其成本也有望迅速降低。”

  此外,得益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固态电池较传统液态锂电池要轻,但裴锋认为还远远不够。“因为它比油箱重10倍,提升1倍之后还重5倍,还要继续提升能量密度。就动力电池的发展而言,降低重量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裴锋说。

  与此同时,裴锋还向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