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同时,Manus团队还宣布计划推出付费订阅服务,分为每月19美元、39美元和199美元三个档次,提供更高权限、额外功能及优先支持,以此加快商业化的脚步。
今年3月,一支来自中国的团队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据团队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的成绩,显示其性能超越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
从介绍来看,相较于目前的大模型产品,作为通用型Agent,Manus定位为一位性能强大的通用型助手,对于用户不仅仅是提供想法,而是能将想法付诸实践,真正解决问题。该产品曾一度被誉为“继DeepSeek之后,AI领域又一国产突破”。
彼时,由于Manus采用邀请内测限制,其邀请码在个别交易平台被“炒”到上万元。以至于Manus AI合伙人张涛紧急回应,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采用邀请码机制是“服务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去年以来,AI大模型行业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生成式AI基础设施规模达356亿元人民币,其中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达114.2万亿Tokens,同比增长近10倍,市场规模与增速远超预期。
今年年初,OpenAI计划推出具有博士级智能的超级智能体,该智能体具备在极少人工干预下自主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此外,OpenAI还推出了包含Responses API和Agents SDK的Agent工具包。这些工具可大幅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
谷歌发布的Gemini 2.0更是直指智能体应用。其不仅具备多模态能力,能理解和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还可原生调用引擎、代码执行等工具。
如何在巨头构建的竞争壁垒中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是Manus亟待解决的难题。
5月13日早盘,AI智能体概念拉升,截至发稿涨1.19%。酷特智能、南兴股份等多股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