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成功!脑机接口植入有了“缝纫机”式机器人,精度超越人手、肉眼极限......
更新时间:2025-04-29 17:48:34 浏览次数:

  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柔性脑皮层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据上观新闻,植入机器人可以在其智能感知系统的引导下,
 

  动物大脑皮层多电极植入效果

  由于植入过程是利用一根硬质针不断上下穿梭、操作柔软的微丝,类似于缝纫机的工作过程,脑与类脑实验室主任、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负责人余山研究员介绍,随着技术进步,植入式电极越来越微小和柔软,能大大降低植入创伤和排异反应,但同时植入难度也越来越大,余山表示,目前,CyberSense已成功支持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微灵脑机等研制的多种规格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服务于脑机接口和神经电生理研究。
 

  据央视新闻,脑机接口,就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通路。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产生脑电波,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通,创造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在头皮表面使用电极、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大脑活动信息。虽然获取信号的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但具有易操作、安全性高等特点。此次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新增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项目,就是为临床使用此类技术时,需要不断调试设备的服务项目而设。

  专家介绍,大脑有80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与上万个其他神经元连接,我们对大脑的认知还远远不够。现在最顶尖的电生理技术一次也只能记录1000个神经元,大规模记录和准确解码编码任重道远。另外,侵入式脑机接口对大脑的损伤不容忽视。植入电极需要开颅手术,电极在脑中时间长了有感染风险。为保障患者安全,脑机接口技术应列入医疗技术清单。

  据证券时报,根据Precedence Statistics的统计与预测,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至2033年将提升至108.9亿美元,对应2023年~2033年复合增速为17%。而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目前仅为10亿元左右,预计2040年将超过1200亿元,对应2024年~2040年复合增速为26%。

  脑机接口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比如脑机接口芯片、数据库、相关算法等;中游为脑机接口产品供应,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等;下游为应用,涵盖范围广泛。

  A股市场已有部分公司参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截至4月29日收盘,汉威科技涨8.23%,荣泰健康涨5.64%,九州通涨5.01%,创新医疗涨2.75%。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