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开展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决策部署,配合金牛区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夯实“三个做优做强”中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区委编办通过优化机构职能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整机构编制事宜等系列举措,致力提高产业功能区管理运营水平,增强产业功能区内生动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为加快打造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中航智项目入驻仪式现场
一是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赋予产业功能区岗位设置自主权,建立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考核等次强制分布。除党工委书记外,实行全员聘用,打破人员身份、职级、部门、地域界限,聘任期间所聘任职务不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级别和职级挂钩。建立“岗位工资+绩效奖励”的薪酬体系,薪酬总额按照当年全区目标考核单位同职级公务员平均薪酬总额上浮5%-15%。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产业功能区人员交流渠道及管理方式。
二是积极构建机构职能体系。坚持“小管委会、大专业公司”理念,明确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主要负责战略定向、统筹协调、政策研究、统计考评等管理职能,公司主要负责规划设计、综合开发、产业招商、专业服务、资本运作等建设运营职能。印发,明确25个职能部门92项职责任务,构建起产业功能区主责产业发展、功能区所在街道主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区级部门主责综合保障和监管执法的机构职能体系。
三是主动谋划机构编制事项调整。优化产业功能区机构设置助推产业发展,上调3个功能区内设机构数和员额控制数,同时为金牛坝科技服务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增核1名副主任领导职数,为高新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增加1名专业性领导岗位。四是锚定优势助推园区机构升格。以全省开发区评估为契机,结合园区2021年省级考核蝉联第一的优势,在横向了解类似园区发展基础上,主动研究指标数据,积极加强对上工作汇报,确保以园区机构升格的绝对优势得到省市编办支持,成功将成都金牛高新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调整为成都市副局级派出机构。
一是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三个功能区围绕产业招商、市场拓展、资源要素等需求,加速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共选聘社会化聘用人员20名,金牛区荣获2022“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年度贡献奖和最佳引才城市。
二是管理运营效能进一步提高。通过厘清管理机构、区级部门、街道的职责关系,促进三者有效联动,政务服务更加精准,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按照金牛9条特色产业链,加大“链主”企业引育、“链属”企业帮扶力度,强化“一企一策、因企施策”,打造“最温暖、最高效”政务服务,让企业办事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转变,金牛区入选“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政务环境先进区”,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在金牛筑巢引凤。
三是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优化后的机构编制,强化了功能区在产业发展中的指挥和统筹功能,为各大产业发展增势。2022年,成功引进高能级产业化项目20个,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其中,高新园区成功引进航天长峰、中新燃新能源等优质项目落地金牛;金牛坝科技服务功能区推动树莓集团落地金牛,打造示范性公园城市场景数字化样板—国际数字影像产业总部基地;荷花池国际商贸城实现成渝细胞项目等新引进重大项目100%落地转化、投产达效。
金牛高新园区获评“四川十大产业园区”
在体制机制创新之路上,区委编办始终坚持高站位,以全区发展战略为基,结合金牛区产业园区基础,自觉推动产业园区机构设置不断优化,为全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奠定制度基础。通过构建更有序、有力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职能体系,助推全区产业向好向深发展。同时,借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谋划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找准攻坚方向,吸引更优人力引领园区发展,促进更高端产业增强业态,形成产业集聚势能,招引更多优秀项目高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