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9项增幅淮安市前三、4项增幅淮安市第一,总投资104亿元的高性能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成功签约,农房改善等5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高分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涟水县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一是夯实实体经济“基本盘”。放大“一号招商员”示范效应,组建长三角、大湾区2支专业招商队伍,密切跟踪总投资100亿元的涡流纺纱等重大产业链项目,力争在50亿元乃至百亿元项目上再有新突破。健全项目全周期闭环服务机制,确保下半年再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10个。实施“智改数转”应用升级、基础设施保障、支撑产业培育三大工程,力争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达50%以上。推动经济开发区PCB产业申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今世缘酒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实验室,推进红窑镇打造“全国芦笋种植示范基地”、高沟镇创建“江苏省农作物研究所瓜蒌种植示范基地”。
二是激发跨越赶超“动力源”。聚力突破20项重点改革项目,扎实推进施工图审市场化试点、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等“放管服”事项。集成推动经济开发区“赋权强区”,全面落实“1+N”制度体系,细化75项任务清单,推动园区事务向主责主业集中。精心策划首届乡贤大会,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组织实施“降成本、优环境、稳预期”专项行动,编制减税降费等政策适用“一揽子”清单,深化政务服务“一把手体验”活动,探索建立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机制,保障企业全力生产、稳定发展。
三是打好城乡发展“组合拳”。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背街小巷、农贸市场、高铁沿线、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力度,健全完善“县、镇街、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以“六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农房改善交付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长效管护,加大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绿美村庄创建力度。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好“掌上好人馆”和“线上涟水好人发布厅”,以榜样的力量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四是绘好民生幸福“新画卷”。坚持在疫情防控上筑牢防线、在风险管控上守住底线、在安全稳定上对标“高线”,坚决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落细落实“涟16条”专项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抓好“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加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加快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敬老院升级改造,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精网微格4.0”工程,积极推广“网格+”议事模式,探索“多元化”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