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鲜食玉米,即速冻保鲜或真空包装的水果玉米。对比不同渠道售卖的鲜食玉米,东方甄选平均售价6元/根的鲜食玉米虽算不上昂贵,但也称不上便宜。
申港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消费总量约2.9亿吨,其中饲用消费量最高,达1.9亿吨,占比约60.7%;工业消费量0.9亿吨,占比约31.7%;食用消费约889万吨,仅占比3.1%。
根据Wind数据,2022年9月29日我国玉米现货平均价为2840.59元/吨,较2020年初的价格增长了50%左右。如果按照一颗长势良好的玉米重量六两来计算,一根玉米现货价在0.85元左右,和辛巴所说的“7毛钱一根”接近。
不过,食用玉米中的优质鲜食玉米由于种植成本更高,价格相对一般玉米也会更高。按近期的评论,“一根优质鲜食玉米仅种植成本就约合1.7元左右”。这一数据,和董宇辉口中的“玉米收购价已经2元”较为接近。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流通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接受
“农副产品流通供应链有这么多环节的角色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基本的利润保证。不能断章取义,忽视总体,单独摘取一点或者几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袁帅说。
农民日报:“助农”别成“伤农”
对于此事,农民日报9月28日发表评论称,秋粮收获时节,电商平台的玉米价格再次引发热议。这反映出社会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利益的日益关注,这是件好事。但令人惋惜的是,这场由“助农”引发的讨论,却最终演变成一出“伤农”闹剧。不仅伤了农民,伤了东北粘玉米的品牌,其实也伤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更何况,此玉米非彼玉米。我们惯常认知中玉米是煮着吃的,而统计口径中和农民实际生产的玉米,既包括食用玉米,更多的还是瞄准饲用等大宗消费市场的“大路货”,食用玉米在我国玉米消费中还占不到10%。食用玉米中的优质鲜食玉米对品种品质、种植方法、采摘时机、采摘方式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成本自然只高不低。抛开品质谈价格,对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7毛一根的玉米有没有?可以简单算笔账。
据统计,2020年全国玉米种植总成本为每亩1079.98元,亩均单产421.13千克。一根长势好的玉米,重量大约能达到六七两,按此估算,7毛一根差不多也就是成本价。尤其在今年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农民生产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归根结底,7毛一根也好,6元一根也罢,理性讨论无妨,但别冲动之下伤了农民和真“助农”的人。
而判断一种营销行为和营销模式是否是真“助农”,要看它能给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更要看它把农民放在了什么位置、给农民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只有农民有了合理收益,产业链上的各方才能行稳致远,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