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客户端,9月12日早上,
据新黄河,连锁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9月11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强硬回应。西贝方面负责人明确表示,按照国家六部门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定义,罗永浩当日所点菜品“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称其“全是预制菜,太恶心了”的说法“挺伤害我们的”。
发布会上,西贝负责人首先详细还原了罗永浩一行人昨日的用餐情况。据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于9月10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到店,在一个包间内就餐。他们总共点了13道不同的菜,其中“牛肉土豆条”和“一把羊肉串、烤馕”点了双份,合计15份菜品。一行人于下午3点30分左右用餐完毕并离店,全程约50分钟。
西贝负责人称:“15份菜只有两份菜没吃完,分别是‘葱香烤鱼’和‘嫩烤羊排’,而这两道菜是最后上的。”据悉,罗永浩在结账时还曾表示“听说挺好”。
贾国龙公开罗永浩在西贝的消费菜单。
在刚刚结束回应“预制菜”风波的新闻发布会后,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9月11日,贾国龙向
随后,他还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据西贝餐饮集团官网介绍,1988年,西贝诞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截至2025年西贝全国拥有近400家门店,覆盖全国62个城市,员工人数约17000人。
据潇湘晨报,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表示,根据第1024条,西贝可主张罗永浩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恶心”等表述贬损其商誉,构成对法人名誉权的侵害。西贝需证明罗永浩的言论存在虚假性、主观恶意及实际损害。贾国龙将罗永浩的“消费者身份”与“博主行为”区分,强调其多次发文、公开征集证据等行为已超出正常评价范畴,属于利用影响力实施商业诋毁。
陈平凡认为,罗永浩可以从消费者批评权等角度进行抗辩。依据第十五条,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批评。罗永浩需证明其言论基于真实消费体验,如提供用餐小票、同行同事证言等。 “预制菜”定义争议:质疑西贝部分菜品使用预制成分,援引消费者对“现制”的普遍认知,主张存在误导性宣传。
若双方的纠纷诉至法院,罗永浩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若被认定为夸大其词的个人感受,可能被判定为不;若被认定为具体事实指控且无法证实,则构成诽谤。 “恶心”等情绪化表述可能被认定具有侮辱性,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超出合理批评范围。
法院需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对预制菜的界定,结合西贝的实际加工流程,判定其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若西贝部分菜品使用中央厨房预加工食材但未明确标注,可能需承担部分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责任,但不足以直接支持罗永浩的“全预制菜”指控。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等。
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要求各有关部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