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轮“反内卷”中,钢铁、煤炭走势如何?
更新时间:2025-07-11 12:58:33 浏览次数:

  2015年,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而当前受内外部需求不足、前期产能扩张过快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再度承压,时隔十年,“反内卷”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市场“反内卷”行情活跃。

  很多投资者关心,到底“反内卷”对于行情有多大的提振呢?

  复盘历史数据,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中,钢铁、煤炭、建材等板块被列为重点行业。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相关行业政策,截至2017年底,煤炭板块涨幅达18.03%、钢铁板块涨幅达20.04%、建材板块涨幅达29.96%,相较于大盘超额收益明显。供给侧改革对于行情的带动还是比较明显的。

  
注:数据光伏作为我国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要行业之一,政策方向已经较为明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7月1日,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若后续光伏行业减产政策落地,有望加快产能淘汰,助力产业链价格及盈利中枢企稳回升。

  光伏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注:数据近日,33家建筑工程行业巨头发布倡议书联手“反内卷”,对行业积弊坚决“说不”。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打响“反内卷”攻坚战;防水建材多家头部企业发出“涨价函”,以缓解成本上行和利润微薄问题。

  东兴证券表示,市场剧烈竞争下的优胜劣汰叠加“反内卷”等各项政策落地,都共同发力加速建筑建材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加速行业供给端优化。这将进一步巩固优秀和龙头公司发展和成长的确定性,带来估值修复和业绩弹性。

  供给侧改革对煤炭的核心措施是“去产能”,直接减少了市场供给总量,从而提振煤炭价格,煤炭企业利润有望修复。叠加煤炭处于产业链上游,价格弹性更大。

  除此以外,碳中和背景下,煤炭板块面临变相供给侧改革,叠加新增产能批复受严格限制,未来新建矿资本开支有限,高现金流背景下,煤企高股息、高分红确定性增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证煤炭指数股息率超6%,具有明显优势。

  当前钢铁需求正面临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基建投资拉动有限、海外市场对中国钢材出口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表观消费连年下滑,但产量却并未同步下降。政府若推出相关政策,将在市场自发去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供给收缩力度。目前钢材价格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若钢铁产量调控落地,行业利润有望修复。

  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布局机会,也需要关注到政策不及预期以及市场波动的风险,逢低布局、回调后布局或更好。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