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为了加强对ETF的风险管理,强化交易所会员对客户ETF交易行为的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沪深交易所均修订发布了针对ETF的风险管理业务指引。
其中,上交所制定了,深交所也修订并发布。
有公募人士告诉沪深交易所双双公布了对ETF风险管理相关业务指引的最新修订。
其中,上交所是对2012年4月发布的进行修订,深交所则是对2010年9月发布的进行修订。上交所修订后的共8章42条,深交所的则为7章40条。
整体而言,主要修订内容都包括两部分。一是强化基金管理人ETF运作风险防控要求,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强ETF申购赎回清单管理,审慎设置申购赎回清单重要参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优化应急演练安排。二是明确会员客户ETF交易行为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会员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好客户分类管理,加强客户ETF交易行为监测及风险管理。
以上交所的为例,在申购赎回清单与参考净值管理方面,新规对股票ETF的现金替代参数作出了具体规定:可以用实物作为申购对价的证券,申购现金替代溢价比率不得低于被替代证券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限制比例;现金替代比例上限不得超过50%等等。
新增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内容,包括要求会员制定客户ETF交易行为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及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建立重点监控ETF名单,明确纳入名单的情形;对重点客户加强管理,可采取拒绝委托、暂停服务等措施。与此同时,要求会员将ETF交易纳入客户交易监测系统,强化前端控制,例如委托指令有效性核查、撤单管理等。
此外,在新增自律管理方面,基金管理人和会员违反指引或者相关业务规则的,交易所可以视情况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其他方面不再一一列出。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沪深交易所修订ETF风险管理业务指引,也引发了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有头部公募人士对另一位华南公募人士也表示,指引的修订有助于推动ETF市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基金公司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将受益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拓展业务空间和盈利机会。
同时,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正是此次修订的核心目标之一。上述华南公募人士就指出,一方面,通过强化基金管理人和会员的风险管理责任,可助力减少因基金管理不善或客户交易行为不当导致的投资者损失;另一方面,明确的交易行为管理和风险防控要求,也能让投资者对ETF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更有信心,让他们能够更放心地参与ETF投资,反过来倒推ETF这类产品的扩容与发展。
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下一步,沪深交易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加强ETF自律监管,持续研究优化ETF制度机制,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