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1%,恒生科技指数ETF跟随指数下行,持仓股中,金山软件、阿里巴巴、小米集团、阿里健康、美团、快手等领跌,舜宇光学科技、中芯国际、小鹏汽车等领涨。
交银国际认为,在当前时点,港股已具备突破横盘行情的条件,仅待关键催化因素出现,而综合拥挤度指标有助于探寻更大上涨弹性的领域。综合价量、相关性和波动性等指标,当前港股的拥挤度降至历史均值左右的水平,而恒生科技指数已降至 30%左右的级别,考虑到恒生科技指数的历史表现特征,其主要的上涨行情集中出现在 2020 年的科技股牛市以及 2024 年 9 月以来的 AI 主题驱动阶段,因此当前 30%的拥挤度水平实际上仍处于相对正常的区间范围内。因此,港股近一阶段的运行态势主要体现为价平量缩的横盘整理格局,但量能势头似有从底部向上修复的积极趋势。考虑到当前市场拥挤度已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意味着恒指,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仍具备相对充足的向上弹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在经过近一个季度的调整后,其估值也已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上涨空间可期。截至6月30日,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的最新估值仅20.10倍,处于指数2020年7月27日发布以来约8.51%的估值分位点,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一旦有利好事件作为催化剂,板块高成长、高弹性的特质或将带来强劲的上涨动力。目前,情绪面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港股科技板块下一阶段的上涨奠定了重要基础,仅待相关科技叙事的主题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