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硅料大厂收储“小作文”引板块上涨
更新时间:2025-05-15 02:56:56 浏览次数:

  层面,当日上午,一篇头部硅料厂商联合减产挺价的“小作文”开始流传。根据“小作文”内容,六家行业巨头正计划通过专项基金收并购存量产能及存货,即硅料“收储”,“今天开始六家企业联合办公”。尽管这一“小作文”的真实性仍不清晰,但背后隐含的硅料市场供需博弈早已被注意到。

  国内六大硅料厂之一的某企业总经理向他表示,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已在降库存,这越来越成为行业主流厂家的共识。现在,一方面硅料价格低,跌破现金成本;另一方面现在头部大厂的产能超过下游需求。

  从各家企业受访者反馈的信息来看,从去年开始,头部硅料厂商有的产能利用率在20%左右,有的在20%到30%之间,也有的在40%到50%之间。虽然各家情况不一样,但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

  前述受访人士表示,硅料企业参考的售价,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价格。

  5月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表示,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万元~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下降2.70%。前述一家硅料大厂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公司多晶硅价格在每吨3.9万元左右。

  据统计,我国所有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5月原计划有新增产出的2家企业基本已取消扩产计划,即将步入检修的3家企业也开始逐步减少原料输送。因此,协会预计,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将减少至9.6万吨左右,环比下降约3%,在产企业数量或将在二季度缩减至10家左右。

  协会提到,最近棒状硅市场僵持博弈,企业基本无成交。目前,下游基本已经没有集中采购时期,多为按照生产节奏择期少量补库。目前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再度呈现下降趋势,下游企业对于原料成本控制越发严格,多晶硅预期采购价格一降再降,亏损已达到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无法接受的程度,因此多晶硅企业不愿让价成交。

  面对这种极端市场行情,部分多晶硅企业有意愿将三季度的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或将根据实际的签单情况对开工负荷进行临时调整。

  然而,从成本端来看,通威股份最新公开披露成本是在去年12月19日,其通过投资者互动披露的成本为每吨4.2万元,而这已经是行业领先的成本水平。

  通威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也援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数据,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环节产量超过182万吨,同比增长23.6%。去年多晶硅价格跌幅达到39%,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有受访者认为,现在硅料环节出现的供需矛盾仍需要行业所有同仁的努力,一起为光伏行业发展助力。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