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过去一年,家居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压力,不少头部企业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的局面。
截至2024年末,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企业依次为欧派家居、顾家家居、恒林股份、索菲亚和喜临门。
从5家头部企业的情况看,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仅有恒林股份和喜临门,分别增长34.59%和0.59%;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则仅有索菲亚一家,2024年净利润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8.69%。
“近年来,家居行业遭遇了较大挑战,主要是大宗交易、工程采购等锐减,房地产行业的红利期已过去,家居企业不得不更重视C端零售市场。”日前,中国家居与设计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王建国通过向王建国进一步向2024年,家居行业延续了深度调整态势,上市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但在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仅恒林股份和喜临门实现了正增长,欧派家居、索菲亚、顾家家居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净利润方面,索菲亚逆势增长8.69%,实现净利润13.71亿元,成为5家头部上市家居企业中唯一盈利增长的企业;欧派家居实现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下滑14.38%;顾家家居实现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下降29.38%。
就各细分领域看,定制家居企业中,欧派家居等龙头企业营收收缩,尚品宅配、皮阿诺、顶固集创等亏损超亿元,主因系大宗业务收缩、整装转型投入过大及地产客户风险暴露。软体家居企业中,梦百合净利润为亏损1.51亿元,喜临门、慕思股份、麒盛科技的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欧派家居援引奥维云网研究报告称,2024年,家装市场仍维持“442”结构特征,这种以新房和存量房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导致家居建材行业面临双重压力,即工程渠道明显承压,零售渠道因消费预期转弱而增长乏力。
“这种结构性压力,预计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影响行业整体表现。”欧派家居在年报中如是表示。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提到,今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保持增长态势。后续随着“国补”政策的持续落地和消费者信心的回暖,家居建材需求景气改善的预期得到加强。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部分头部企业加速向“大家居”模式转型,通过整合品类、优化渠道、强化服务构建新增长极,也有家居企业大力发展跨境和出海业务,不断拓展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
“2023年,公司推动经销商从单品经营向大家居转型,从局部服务向全案解决方案升级,推进‘以城市运营为中心’的渠道管理架构,实现全品类协同和全渠道融合,全面重塑组织能力以适应大家居战略需求。”欧派家居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该战略的核心是从单一产品提供者成长为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解决消费者家装家居的需求痛点。
从店面数量看,截至2024年年末,欧派家居零售大家居有效门店已超过1100家,较年初增加450多家。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4.42%至4.30亿元。
向“大家居”模式转型的,还有索菲亚。
“目前,公司主要品牌产品已实现衣柜、橱柜、门窗、墙板、地板、家品、家电、卫浴的全品类覆盖。”索菲亚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正围绕“大家居”战略,对索菲亚、米兰纳、司米、华鹤品牌进行品类扩充升级。
从索菲亚旗下品牌矩阵看,司米和华鹤品牌定位高端市场,价格区间均在2000元/平方米以上;“索菲亚”品牌定位为中高端,价格区间在1000元~2000元/平方米;米兰纳品牌则定位大众市场,聚焦年轻消费人群,主打互联网营销方式,价格区间在1000元/平方米以下。
还有一些企业则在海外市场和品类扩张中寻求新动能增长。
恒林股份以“制造出海+品牌出海”双轮驱动,OBM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达53.86%。截至2024年年末,恒林股份海外收入为98.87亿元,占营收比重近九成。
恒林股份跨境电商业务覆盖Amazon、Wayfair等平台,2024年线亿元。同时,恒林股份从办公椅向软体家具、新材料地板等品类延伸,板式家具、新材料地板营收均突破10亿元。
“定制家具行业已经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这对品牌专业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运营颗粒度、产品与服务迭代升级以及大家居品类融合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存量时代红利的企业才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索菲亚在年报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