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营业收入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长3.4%,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今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8%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在解读数据时表示,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带动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改善。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份以来持续加快,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于卫宁介绍,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4个、8.7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相关链条行业中的电子电路制造、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9.4%、18.2%。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盘和林表示,二季度工业企业要延续利润增长势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出口需要经历关税摩擦的考验,二是内需市场能否在高基数基础上再度提振。
3月私营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提升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接受他还表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企业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成本刚性相对明显。根据累计同比折算上年基数并剔除价格波动影响后,前3个月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同比增长6.9%、7.2%。
盘和林认为,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一方面可能源于价格竞争,尤其是很多产品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是必然,因为中国需要给劳动者更多的收入来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状态,而这又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前者降低收入增速,后者提高成本增速。
行业方面,于卫宁表示,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支撑。
具体来看,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装备制造业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6.4%,较1~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1~2月份增强0.6个百分点。
于卫宁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2月份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行业看,一季度,在航空航天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3.9%;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持续推进,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63.7%、59.9%、55.3%;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效果显现,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利润增长12.5%,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康复辅具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26.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