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笔下的“花局”何以散发“萌力”?答案就在“美的森林”
更新时间:2025-04-21 21:37:28 浏览次数:

  谷雨后的成都,迎来了一场重量级的艺术对线日,“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正式启幕,次日向公众正式开放。这不仅是艺术家韩美林与“天府之国”的首次深度互动,更是观察这位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占据独特坐标的人物,如何以其跨越七十余载的创作,持续沟通艺术与大众审美、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重要窗口。

  韩美林的名字,早已超越了纯粹的艺术圈层。他的艺术语言,一方面深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磅礴气象与蓬勃创造力,赢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赞誉;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公共设计——从北京奥运会上拥抱世界的“福娃”,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徽,再到方寸之间凝聚生肖文化的邮票——悄然融入亿万人的日常记忆与文化认同。

  此次成都大展,以“美的森林”为喻,试图通过蓝、粉、绿三大主题色块构建的
 

  开幕式上,韩美林向成都市美术馆慷慨捐赠的,那憨态可掬中透着灵动风采的“花局”,无疑为此番蓉城对话,添上了一个充满“萌力”又意味深长的注脚。艺术家本人在致辞中流露出对大熊猫、四川话以及三星堆文明的真挚喜爱,这份情感的流露,也为理解其艺术中的某些特质,埋下了伏笔。

  
 

  
东方美学密码

  步入“美的森林”,首先遇见的是一片象征着深邃历史与文明源头的“蓝色”区域,这对应着展览的第一板块,聚焦韩美林艺术中那股直抵上古的气息——“上古绵延”。他的艺术根系,深扎于中华文明最丰饶的土壤层。青铜器的庄重纹样等沉淀了数千年的美学基因,并未被韩美林视为需要顶礼膜拜的“文物”,而是化作其艺术创作的活水之源。

  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徽为例,凤凰图样,既有传统祥瑞的寓意,又以极简、流畅的现代线条勾勒,精准传递出航空业的速度感与全球视野。这个设计不仅成为了国航极具辨识度的
 

  展览的第二部分,则由温暖的“粉色”区域引向“乡野灿烂”的主题。陕北剪纸的天真率性、民间玩具的朴拙可爱、粗陶器皿的粗砺质感、蓝印花布的素雅图案……这些源自日常生活的审美元素,被他以艺术家的敏锐与匠人之心,提炼、升华。

  他打破了所谓“雅”与“俗”的界限,让那些原本可能被视为“土气”的元素,焕发出强韧而灿烂的现代光彩。中国生肖邮票的设计,便是这种转化能力的集中体现。他设计的数套生肖邮票,将每个生肖动物的特征与寓意,用他标志性的、既有民间趣味又不失艺术格调的造型语言进行表达。

  穿行于“粉色”的展区,仿佛能触摸到中国民间美学那野性而温暖的灵魂,感受到艺术家如何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创造美的手,为这些源自乡野的“珍珠”拂去尘埃,赋予其新的生命。

  
与成都的温情连接

  在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绿色”区域,展览抵达了“万物可爱”的主题。无论时间上溯远古,还是空间下沉乡野,韩美林艺术的核心,始终流淌着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热爱,这份温度,在“万物可爱”板块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他笔下的小动物们,无论是憨态可掬的熊猫、机灵跳脱的猴子,还是热爱“葛优躺”的猫咪,都传递出一股回归到生命最初的纯真与萌动。

  
 

  这种对“可爱”力量的深刻洞察与极致表达,最广为人知的案例,无疑是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这五个形象各异、色彩鲜明的娃娃,不仅各自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更以一种极具亲和力、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卡通形象,向世界张开了友好的怀抱。时至福娃依然是那段属于中国人的奥运记忆中,不可或缺的
 

  再将视线拉回成都,韩美林的艺术与这座城市的连接点——大熊猫,便显得尤为突出。在“美的森林”中,熊猫以雕塑、绘画等形式出现。展厅内,形态各异、或画或塑的熊猫形象随处可见,它们或攀爬嬉戏,或静坐憨卧,无一不被艺术家赋予了鲜活的个性与“萌力”十足的神采。

  
 

  这份对“可爱”力量的坚守,或许正是韩美林的艺术能够穿越时间、跨越圈层,持续散发其独特魅力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恰与成都这座城市的温度,相得益彰。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