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等两大多模态“智慧大脑”,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同时,合肥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提供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点评:2024年,合肥智能机器人产值突破500亿元,企业数量增长83%,全市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大脑 - 小脑 - 核心部组件 - 本体”全链条研发制造一体化格局。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
2、3月28日,江西核聚变公司官微周末发文,星火一号完成高温超导混合堆项目需求文件评审。星火一号高温超导混合堆项目在成都顺利通过了项目需求的全面评审。这标志着星火一号在高温超导混合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同时在3月28日,国际ITER组织在项目现场举办隆重仪式,正式官宣线号模块完成SSAT上的全部工作,达到吊装入PIT条件,这是ITER项目关键里程碑,标志着中核工程联合体承担的ITER核心安装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点评: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人称“人造太阳,其内部拥有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核聚变是两个轻核在超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结合形成一个重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目前全球核聚变产业仍处于从实验堆向示范堆乃至发电厂过渡的阶段。3、3月28日,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是全球首张eVTOL运营证。 2024年7月22日,亿航智能 官网介绍:中国民航局于近日正式受理其旗下专门从事UAM运营服务的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及其在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分别递交的“OC”申请。 此次获批,意味着载人eVTOL运营标准体系或将诞生,我们认为是低空产业里程碑事件,将加速推动后续OC申请。持有OC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
点评: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逐步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引擎。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低空经济司的挂牌成立,低空经济即将迈入基建与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4、在29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高层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透露了下一步的政策思路。加快推进L3级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上路通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万钢发表了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看法。在智能网联化建设方面,万钢表示,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单车智能的方案还是基于试车数据的大模型和安全兜底的模型,下一步要构建云端计算平台,来进行数据标注,开展大模型的训练。最后的目标还是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具身智能”。
点评:自动驾驶行业正处于重大变革前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当前自动驾驶已达到了有条件自动驾驶。自动停入车位,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等功能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算力能力更强大的大模型推动下,有望加快L3及以上自动驾驶落地。避雷针
卓胜微: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87亿元,同比增长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下降64.20%。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2元。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从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的转型,并深入推进芯卓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升了射频模组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渗透率。
深科达: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张新明计划减持不超过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8%;副总经理秦超计划减持不超过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22日至7月21日。减持价格将按市场价格确定。
鞍钢股份: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051.01亿元,同比下降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1.2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2.5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7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