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回顾
上周五,指数午后震荡回落,创业板指转跌,沪指、深成指涨幅明显收窄,临近收盘有所回暖。截至收盘,沪指涨0.73%,深成指涨0.36%,创业板指跌0.36%,北证50涨0.31%。ChatGPT相关板块全线走强,电商、AIGC、游戏、虚拟人、算力涨幅居前。医药股领跌,中药、CRO、医疗器械、药店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超3200只个股上涨,全天成交额9731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71.82亿元。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风险因素消除多家ST公司申请“摘帽”
ST森源3月15日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次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3月17日续涨3.18%。在“摘帽”预期之下,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达30%。今年率先“摘帽”的天马股份,自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到正式“摘帽”,公司股价2月份涨幅超过20%。
2.受益于消费需求持续复苏拉动四大快递龙头2月业务收入齐增长
3月19日,顺丰控股发布2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公司今年2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达135.01亿元,同比增长37.08%。上海证券报
3.铜钴磷产量创新高洛阳钼业2022年“成绩单”含金量足
受益于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全球矿业巨头洛阳钼业2022年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729.91亿元,同比减少0.5%;实现归母净利润60.67亿元,同比增长18.8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86%。
4.李开复筹办新AI公司目标布局类GPT大模型
3月19日,知名投资人李开复宣布将筹办新的AI公司,目标布局大模型领域。据了解,新公司Project AI 2.0已正式开启团队组建。李开复表示,新公司的目标不只是中国版的ChatGPT,而是希望借此打造一个,一个生产力应用的生态。
5.储能安全存隐患产学界建议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在2018年前,韩国电化学储能世界领先,装机容量也是全球最高。但2017年8月到2018年5月,韩国一千座左右储能电站共发生了23起火灾,每一座储能电站每年发生火灾的概率是1.5%,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概率。所以,韩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受到了致命打击,自此一蹶不振。”在近日举办的2023第一届储能消防安全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分享了储能行业的前车之鉴。
机构策略分析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内海外风险事件仍存不确定性,但A股中期的表现更多取决于国内自身的增长与政策周期,在当下经济内生动能修复、政策环境有利的背景下,前期市场震荡整理行情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有望逐步迎来布局阶段。
中泰证券指出,当前,海内外风险因素虽然在边际上有所释放,但释放程度并没有市场想象得那么高。未来一个多月里,市场或继续调整对于四大因素“疫情、债务(地产+城投)、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冲突”的定价,因此,当前我们依然维持相对谨慎的看法。建议适当配置军工、半导体等安全板块,高分红的低估值央企以及医药进行防御,并关注短期新能源龙头的表现。
中信建投指出,海内外均处在宽松的政策预期,国内经济回暖仍在进程中,前期市场弱势调整,当前A股开始酝酿反击。市场环境改善后,我们预计机会将从数字经济和国企改革两大主题方向有所扩散,行业配置角度来看,从行业盈利周期、资金加仓意愿、分母端流动性环境及政策支持导向(影响估值)几维度综合考虑,中期看,科技成长仍是中期主线。行业关注:半导体、信创、基建链、券商、中药、储能等。
中信证券指出,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的低点已过,数据验证下国内经济预期上修,超预期降准助力政策预期回升;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的顶点已过,近期欧美银行风险对我国没有实质性影响,反而有利于提升A股在全球的配置价值;下周美联储最关键的一次加息落地后,市场预期的转折点将明确;A股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虽略有延后,但趋势已日益清晰。一方面,1~2月国内宏观数据验证开年经济修复趋势,预计未来2个月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修复,市场对2023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也在上修;两会后的政策舆情已明确全年政策基准和重心,超预期降准呵护经济和市场信心,助力政策预期从底部修复。另一方面,欧美金融风险压制美联储加息节奏,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的顶点已过,A股在全球的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配置上,建议坚守成长洼地,战略配置“四大安全”领域的同时,保持半导体和信创板块较高的配置优先级,同时在财报季关注2023年业绩有较大同比改善空间的品种。
今日金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