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2882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破净产品已达2036只,其中尚有2342只产品累计净值等于“1”,触及破净边缘。
从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处尽管前来问询的客户较多,但当前极少有客户选择赎回操作。“一方面现在是市场低谷,谁也不想轻易割肉;另一方面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有封闭期的,现在很多客户在封闭期内自然无法赎回。”
“最近是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但总体来说形势还是比较稳定的,相对可控。”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部负责人表示。
在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破净理财产品整体赎回压力并不大,而且随着市场趋于稳定,未来理财产品净值有望回升,赎回压力也将趋于缓和。
值得注意的是,。
交银理财强调,产品净值阶段性的回撤和产品到期时的实质性亏损不是一回事。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浮盈浮亏则是投资的常态,风险和回报是如影随形的。回撤和收益也是一对孪生兄弟。当购买的理财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盈利能力时,暂时的浮盈浮亏只是整个曲线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长期净值型理财产品,可能短期回调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但产品净值是否为正收益只有在到期时才会真实展现。
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应对行情波动
“打破刚兑”、走向“真资管”的银行理财产品,必然要不断面对市场的考验,只有表现更好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青睐。因此,如何充分运用各类资产与策略,更好地应对行情波动,也成为当下摆在银行理财子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一般而言,经济好转的时候股票好于债券,经济恶化的时候债券占据优势,因此债券和适量股票搭配的产品,可以很好地抵御御经济周期的变化,即利用“股债跷跷板”给予客户稳定的回报。
“银行理财产品以固收投资为主,注重‘安全垫’积累,坚持稳健策略,追求控制回撤。”工银理财方面表示,在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该行的投资团队也在及时调整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收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最后,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投资者教育也需精准投放
有观点认为,投资者教育也需精准投放,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起步阶段,投资者是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摒弃保本、保收益的想法,对于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净值大幅波动的接受程度有限。
同时,年轻人、老年人等不同投资者常常对于自身的投资风险偏好存有不客观的认知,对于市场也缺少理性、正确的认识,难免出现对理财收益期待偏高的结果,风险承受能力与财富难以达到平衡。这也对银行在理财产品特点介绍与投前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机构来说,在市场下行时期,需要持续进行投资者的安抚工作。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更加注意政策变化,更加主动地了解理财产品,这也是进行投资者教育的绝佳良机。
以上内容为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刊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