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下这些新服务形态折射出的中国家庭结构与情感满足方式变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涌现的机遇、挑战与无限可能。
抢不到票,根本抢不到票。国庆中秋长假前夕,9月27日至30日,北京到杭州连续4天的宠物托运都没有票了,北京到上海的热门车次也显示,宠物托运仓位已满。小雪没想到,高铁宠物托运会这么抢手。
和人的旅游旺季一样,国庆长假也是宠物的出游旺季。2025年4月8日起,
铁路12306正式推出“宠物托运”功能,试点京沪高铁部分车次。此后,带上“毛孩子”一起看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养宠人的选择。
高铁“宠物托运”还在持续扩大试点范围;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国东航等也陆续开通了“宠物进客舱”业务,多家航司纷纷加码掘金宠物出行赛道。近日,吉祥航空方面告诉
据投资银行高盛的一份报告,2024年中国宠物总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且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到2030年,宠物数量或将达到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的两倍。随着宠物家庭渗透率持续提升,一个百亿元级的宠物旅游市场或正在悄然崛起。
然而,狂热的需求背后却是割裂的供给现实:交通受限、住宿艰难、景区准入标准不一、保险产品缺失,使得携宠出游仍道阻且长。
众海投资合伙人李颖接受但他认为,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对于诸如宠物旅游的新兴领域,其进入门槛低、依赖人力以及服务难以标准化,规模扩张、效率提升与品质维持存在矛盾,同时行业也依赖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并不适合资本化快速发展。
在他看来,已经上市的宠物公司中,宠物食品和宠物医药两者是更能标准化和具备高壁垒的行业,更符合规模化投资逻辑。纯粹的服务或零售业态,在中国成熟的电商和物流环境下,很难独立成长为大型公司。
对于近期铁路12306和航司推出宠物托运及客舱服务的现象,李颖认为,这是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能进一步拓展宠物消费的地理半径。但他也不认为这会催生独立的宠物出行巨头。物流的核心是网络效应,需要足够的运输密度,而宠物的运输频次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的高密度网络。这些服务更可能融入现有的旅行、物流大平台,成为其生态的一部分。
“宠物市场还会不断增长,但对于宠物旅游这类偏服务的新领域,其实更适合做小而美的生意,依靠自身现金流稳步发展,而非资本驱动的大规模扩张。”李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