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五届上市公司口碑榜”提名公司同比增加两成,舆情数据筛选今日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29 09:01:15 浏览次数:

  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港股科技股的代表企业;又有贵州茅台、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行业巨头;更值得关注的是,AI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在9月首次站上万亿元市值关口,同时跻身A股总市值前十。这一历史性变化背后,是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也是整个电子行业崛起的显性代表,标志着以科技和创新为主导的新经济力量正在超越传统经济,逐步成长为资本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小米集团-W、汇川技术、立讯精密夺得公众提名总榜单前五,热度指数均接近25000分。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上述口碑榜评选活动负责人向

  舆情数据筛选阶段启动

  提名热浪退去,线第十五届上市公司口碑榜率先落下“四连筛”第一闸——舆情数据筛选。

  为什么要在大数据模型筛选之前,专门设置一个舆情数据筛选环节呢?上述活动负责人表示:“因为‘智创未来’不能建立在流沙之上——再炫目的技术、再陡峭的成长曲线,一旦触碰合规红线,都可能瞬间归零。”

  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A股和港股市场因财务造假、重大等多种原因主动或被动退市的公司已有几十家。比如曾经的中国本土零售连锁巨头人人乐,因触及多条财务类退市红线月被深交所终止上市。而ST复华、ST创意、ST绝味、ST思科瑞4家公司,均是因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同时于9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这些均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的强力维护和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因此,本届口碑榜评选,提前把有重大诚信或合规瑕疵的公司挡在门外,一方面降低后续大数据建模与投票环节的噪音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对投资者的“第一重防护垫”。口碑榜旨在打造“高成长、高质量”双优股票池,而非单纯的人气榜单,只有零违规、零差评才有资格进入好口碑的甄选。

  在舆情数据筛选阶段,主办方会从公众提名大名单中,对自2023年9月以来被监管部门公开处罚过、或者出现重大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进行过滤,目的就是多维度、多层次地剔除在舆情上不过关的上市公司。

  行情可以狂热,但口碑需要“净度”。

推荐图文

  • 公司荣誉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2018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自动化...>>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