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这一古老资产,正在挑战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美国国债。
近日,一组数据在华尔街“刷屏”:9月3日,资管机构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汇编并发布数据显示,在金价创下新纪录之际,
黄线: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蓝线:美债在央行储备中的占比
科斯塔认为,这一转折点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的开始”。这反映了各国央行在战略性调整储备资产结构:从美元债券转向黄金等实物资产。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分析师王彦青向9月5日纽约尾盘,现货黄金涨1.22%,报3589.29美元/盎司,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后瞬间拉升,并在北京时间00:30达到3600.16美元创历史新高。
央行的“黄金热”——一场连续14个季度的全球“囤金”行动
近年来,美债在全球外汇储备组合中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而各国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却大幅攀升。近期,塔维•科斯塔将这一现象定义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认为它预示着全球储备管理正发生深层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黄金正在成为各国央行的关键战略储备资产,”他写道,“我们目前见证的情景,很可能是全球储备构成重大调整的初期阶段。”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这一趋势预计仍将继续。WGC今年6月发布的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开展首次该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较2024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央行集体“囤金”,主要是为了降低储备资产风险。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分析师王彦青向在全球央行持续增持的推动下,金价一路走强。今年以来,黄金期货价格上涨了36%,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8%和比特币19%的涨幅。
仅8月份,金价上涨逾3.5%。分析师JC Parets指出,回顾历史,黄金经历过两次辉煌,每次都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紧密相关。
王彦青认为,当前全球通胀处于高位,美联储的独立性和美元的信用正受到质疑,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秩序面临重构。
美债的“失落十年”——从“无风险”到“高溢价”
黄金受追捧的另一面,是债券市场正陷入低迷。就在黄金屡创新高时,全球长期国债收益率也攀升至数十年未见的高位,债券价格则大幅下挫。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显示,从5年期或者10年期美债滚动回报来看,
这种罕见的债市熊市,折射出市场对通胀和债务风险的双重担忧。更深层次的,是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巨额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纪律前景。
2024年至2025年,美国联邦赤字和债务规模继续攀升,市场开始担心所谓“财政主导”的风险——即央行政策可能不得不从属于政府融资需要,削弱反通胀决心。
加图研究所警告称,如果当前美国长期债务趋势不扭转,最终可能迫使美联储陷入两难:要么被迫容忍更高通胀以稀释债务,要么大幅加息捍卫币值但引发财政危机。
正因如此,原本被视为“无风险”的国债,如今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才能吸引投资者,而避险资金则转向不受信用风险影响的黄金等资产。
历史数据也显示,美国政府债务/GDP之比,与黄金价格长期呈正相关。当债务攀升、市场对未来信心不足时,往往也是金价走强之时。如今,美债收益率飙升与金价上涨并行,正是上述市场心态的写照:
华尔街的凝视——金价的未来与美债的风险
对于未来黄金价格走势,多家机构“唱多”。
高盛近日将其2025年底的黄金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3700美元,并设定了2026年中期4000美元的基准目标。美银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摩根大通预测,到2025年第四季度,金价平均将达到每盎司3675美元,并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有望触及4000美元。
华尔街的集体看多,不仅是对黄金自身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风险,特别是对美国国债未来前景的一种深刻忧虑。黄金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