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增3条轨道交通智能化造修产线 地铁列车“大保养”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更新时间:2025-08-11 17:20:14 浏览次数:

  
 

  成都轨道智慧装备工厂 地铁列车制动系统,俗称“刹车”系统,被誉为地铁列车的“安全之翼”,它由多个高度复杂、精密且功能强大的子系统综合组成。近日,3条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智能化造修产线正在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建设,今后,无论成都地铁的普通线路列车或是市域铁路列车的制动系统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专业、高效的“全身体检”与修复。

  “这就像我们的汽车跑了一定公里数或时间必须保养一样,列车制动系统的深度检修有明确的行业标准,通常架修不超过6年或80万公里,大修不超过12年或160万公里。”铁科轨道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飞介绍,过去这些“大保养”通常是把车辆关键系统逐一拆卸下来,分别送回原生产厂家或车辆主机制造工厂,仅一列6节编组的列车就有超80类系统部件需要拆卸运输,整个检修耗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现在,在本地建成检修产线,能大幅压缩检修周期,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极大提升运营安全的自主可控水平。

  据悉,2024年10月成都轨道集团引进国内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龙头代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成立铁科成都装备公司,共同推动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西南区域装备制造平台建设,填补本地轨道交通关键装备造修能力空白。

  目前,铁科成都装备公司已建成城轨制动辅助控制产品检修、城轨踏面制动单元检修2条产线,具备主流地铁车辆采用的“踏面制动”方式的深度检修能力。正全力推进城轨制动夹钳单元造修产线建设,适用于更高速度线路的“夹钳制动”方式的造修能力。产线套,充分满足成都多制式、多速度等级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需求。

  此次铁科成都装备公司轨道交通制动系统造修平台建设,是成都轨道集团助力成都市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它不仅有效填补了本地车辆核心子系统深度检修与制造的空白,更与成都已有的车辆牵引系统检修线、转向架检修线等形成协同效应。

  “这意味着成都已基本覆盖了包括牵引、制动在内的车辆全生命周期核心检修能力,‘整车+转向架+大部件’检修产业核心布局基本成型。”成都轨道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向上衔接了整车制造,向下服务了运营维护,有力推动了‘成都车-成都研-成都造-成都修-成都配套’全链条的贯通与升级。”

  近年来,成都轨道集团以“数智化”新技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强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核心能力。对标“立园满园”行动要求,招引轨道交通维保产业链关键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建产线,打造国内城轨车辆智慧检修合作标杆。截至目前已建成整车、转向架、齿轮箱、空调等在内的11条专业检修产线辆/年。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