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1万公里,外星探测器伪装成彗星将“攻击”地球?哈佛教授:运行轨道诡异,建议全球建立“宇宙防御系统”!中国专家:并无
更新时间:2025-08-07 21:04:00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一位不请自来的“访客”以时速21万公里的惊人速度,划破了太阳系的宁静。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到的3I/ATLAS 这颗星际天体被命名为3I/ATLAS,是继2017年的“奥陌陌”和2019年的“鲍里索夫”之后,人类确认的第三位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它的到来,引发了一场关于其真实身份的激烈科学讨论。

  专注于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的以色列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哈佛大学科学教授阿维·勒布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测:他在接受曾参与多个NASA深空探测项目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教授李荐扬对
 

  时速21万公里

  第三位“星际访客”是何来头?

  
这是7月1日发现3I/ATLAS时的观测结果,由位于智利的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报告。
 

  7月1日,位于智利里奥乌尔塔多、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的ATLAS望远镜首次报告发现一颗来自星际空间的彗星。

  它最初被标记为物体A11pl3Z,随后被正式命名为3I/ATLAS。其中“3”代表第三颗,“I”代表“interstellar”,表明其来自太阳系之外。有研究指出,它可能源自一个比太阳还要古老近一倍的恒星系统,天文学家之所以迅速判定其“外来户口”,关键在于它独特的运动轨迹和惊人的行进速度。3I/ATLAS的轨道路径呈现出偏心率较高的双曲线。
 

  同时,它进入太阳系的速度高达每秒60公里,相当于时速超过21万公里,高于“奥陌陌”和“鲍里索夫”,这意味着它不受太阳引力束缚。

  3I/ATLAS不仅快,而且“体型”可能相当庞大。天文学家初步估算,这一天体的直径可能达10至20公里,甚至有天体物理学家估算其宽度接近40公里。

  据天文网站TheSkyLive,截至目前,3I/ATLAS位于木星轨道,距离地球约4亿公里,距离太阳6亿公里。根据当前的观测数据,预计它将在10月30日左右到达距离太阳最近处,距离太阳约2.1亿公里,随后逐渐远离太阳。2026年新年前,它将抵达距离地球最近处,相距约2.7亿公里。2026年3月,它将飞过木星轨道,最终离开太阳系。

  
 

  阿维•勒布指出六大“异常”

  直指外星飞船假说

  对于这位“星际访客”的性质,哈佛大学教授勒布的争议性假设引发关注。他表示,3I/ATLAS有一些难以用传统彗星模型轻易解释的“异常”特征,并据此提出一个大胆假设:此次并非勒布首次发表类似观点。2017年10月,他就表示,“奥陌陌”可能是外星文明制造的光帆飞船或探测器。

  尽管勒布总是语出惊人,但
阿维·勒布教授 他在接受勒布指出,3I/ATLAS极高的亮度意味着该天体直径约为20公里。这对于一个星际小行星来说过大。

  对3I/ATLAS的光谱观测未发现“彗星气体的光谱特征”,任何观察到的反射阳光发红现象,可能源于天体表面。勒布认为,考虑到天体的运动及其在曝光时间内不可避免的图像模糊,“围绕3I/ATLAS观察到的模糊性尚无定论”。

  勒布3I/ATLAS围绕太阳的逆行轨道平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仅相差5度以内。他计算得出,一个随机闯入的星际物体恰好沿着这样一个“特殊”平面飞行的概率仅为0.2%。此外,3I/ATLAS的轨道参数使其能够异常接近金星、火星和木星,相对于具有相同轨道参数但到达时间随机的轨道,当10月抵达近日点,亮度最高、最适合观测的时候,3I/ATLAS将“恰好”运行到太阳的背面。从地球上看,它会完全被太阳的光芒淹没。勒布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在天体最亮时或从这个隐蔽的有利位置向地球发送小装置时,地球望远镜对其进行详细观测”。

  在被太阳遮蔽的近日点,3I/ATLAS可以进行高效的“反向太阳奥伯特机动”,从而被太阳引力束缚,甚至有可能造访地球等行星。

  若要从3I/ATLAS发射设备拦截金星、火星或木星,所需的速度推力小于每秒5公里,而这一数值在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范围内。

  
 

  科学界反驳:

  3I/ATLAS具备彗星的经典特征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到的3I/ATLAS 面对勒布教授的假说,天文学界、尤其是直接参与3I/ATLAS观测的研究者们,表现得更为审慎。

  
Darryl Seligman Seligman进一步解释道,他们已在3I/ATLAS探测到彗星活动。通过望远镜拍摄到的深空图像显示出模糊的特征,针对勒布教授提出的巨大尺寸等疑点,Seligman指出,3I/ATLAS的核心尺寸目前尚未确定,早期关于其直径小于10公里的估算,是在假设其“零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然而,后续观测已经证实它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其核心尺寸“肯定小于10公里”。

  至于为何没有探测到彗星气体,Seligman表示,“他解释说:“相比于图像中的模糊特征,测量彗星中挥发性气体释放速度的难度更高,需要极其灵敏的光谱观测设备,还要求目标天体亮度足够强。通常,只有当彗星靠近太阳时,我们才开始进行此类测量,因此
李荐扬 李荐扬则对为真正的“星际访客”做好准备

  尽管科学界的主流共识指向3I/ATLAS是一颗彗星,但勒布并未因此放弃他的假设。

  勒布对勒布强调,与其争论,不如做好准备。他建议全球投入资金,建立全天候的“宇宙防御系统”,以AI为分析核心,构建类似地震预警系统的监测网络,为下一次真正的“星际访客”做好准备。

  李荐扬总结道:“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