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元拿下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 刘强东要在欧洲“再造”京东
更新时间:2025-07-31 22:21:01 浏览次数:

  接连出手领投多家具身智能公司后,京东在海外继续“扫货”。

  7月31日,京东集团才能真正开始营业。”刘强东直言,“因为京东这种商业模式,不好的地方就是很慢、很苦、很累,得干好几年才能做生意。”

  刘强东口中“干好几年”的事,是指本地建厂、建团队以及本地采购等前期本地化基础设施的搭建。这也是重新调整过后,京东在海外业务战略布局上整体思路的变化。

  
在海外做实体网络、本地化团队搭建,国内电商几乎也就只有京东敢这么做。跨境电商风起云涌的几年间,平台型、轻运营的思路已经让TEMU、TikTok的包裹在全球飞来飞去。

  不过,京东也没闲着。京东旗下欧洲全品类零售品牌Joybuy已在英国伦敦地区测试运营,采用“本地化+自营”模式。当时相关负责人还对此外,京东2022年在荷兰推出电商品牌ochama,并在荷兰、波兰、法国等国组建了自营仓库,面向欧洲24个国家销售全品类商品,同时提供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

  此次拟收购的CECONOMY,其前身是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集团旗下的消费电子业务板块。分拆独立上市后,CECONOMY迅速成长为头部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商。目前,CECONOMY在欧洲12个国家运营着超1000家门店,旗下核心品牌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占据30%以上的份额。

  这无疑是为京东提供现成的、优质的欧洲线下网络和供应链资源,进一步“补强”京东在欧洲的战略布局。更明确的思路和更“重”的出手,也标志着京东海外布局将全面提速。

  几年间,国内电商在海外的布局与格局都变了天。SHEIN越做越强,TikTok Shop横扫全球,拼多多的TEMU用低价在海外与对手“肉搏”。

  阿里海外业务多线作战。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此前负责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分管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多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

  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担任CEO,向吴泳铭汇报。电商事业群整合覆盖了阿里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

  国内头部电商对手们的海外战略全部都在“提级”。相比之下,京东需要走出“自建+本土化”运营的差异化思路。再次选择把路走“重”,还是意在通过“体验”和“服务”造出自己的壁垒。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盘和林认为,京东的模式主要还是通过提高自营仓储、物流的覆盖率,以及本地化网络的搭建,进一步提高用户覆盖率。本质还是以配送效率去和亚马逊竞争。至于京东如何从海外电商霸主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中,撬开一个缺口,还需要进一步规划。

  “国内电商去海外是必然的,国内已为存量市场,出海是国内电商唯一突破发展瓶颈的方式。但国内电商在出海之前,要对海外市场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要提高对海外市场合规风险的敏感度,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海外市场的争夺中。这对国内电商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盘和林如此表示。

  无论是与海外巨头、国内电商对手的竞争,还是提速供应链的“”,在海外自建电商“护城河”,在海外“再造”京东的路已经彻底铺开了。

  对于海外业务的长线布局,刘强东在交流会上表示,“京东这种模式从来没法和别人比快,一干就得干10年、20年,可能才能成功,最后才能让欧美当地的消费者接受中国品牌,信任一个中国零售平台。”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