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新城发展在与投行接洽,筹划发行美元债。
“目前,仅有极少数房企在境外发行债券的情况,发行利率均相对较高。2025年上半年,房企境外债券融资利率为8.60%。”克而瑞在研报中分析指出,房企发行境外债的目的,主要还是借新还旧。
“当前,境外融资窗口仅出现一定开启机会。”刘水在接受与境外债融资成本的高企不同,境内债融资成本则是另一番景象。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境内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利率为2.71%,较2024年全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房企整体新增债券类融资利率为3.28%。
“境内债券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一方面,自2024年以来货币环境持续宽松,LPR持续下调;另一方面,发债主体大多数为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这类房企融资优势较为明显,如发债较多的招商蛇口、中交地产、美的置业等。”克而瑞在研报中如是指出。
以滨江集团为例,今年以来已先后成功发行了四笔短融和中期票据,累计金额达到了23亿元,发行利率也从年初的3.8%,降到了最新一笔的2.5%。滨江集团平均融资利率已从2024年的3.4%,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1%,创下历史新低。
尽管如此,房企融资规模仍在下降。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总额同比下降约20%,其中信用债占比超过六成。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5家典型房企中,TOP10房企平均融资额为114.98亿元;TOP51+房企上半年平均融资额为12.33亿元,同比增长17.81%。
值得注意的是,央国企依然是发债主力,上半年新增融资中,央国企占比达86%。
以华润置地为例,仅6月就发行了四笔共70亿元中期票据,此外还获得了一笔86.44亿港元和一笔58.5亿元人民币的境外贷款。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具有央国企背景的房企表现出更强的信心。
“从房企融资环境看,下半年将基本保持稳定,但是融资规模也很难有大幅度增长。”刘水分析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房企仍要面对庞大的到期债务。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4829亿元,而同期发行规模仅2209亿元,房企无法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到期债务。
此外,近年来不少房企选择将债务展期或置换。在此背景下,2025年,房企的债务压力同样较大,到期债务规模达532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是房企偿债高峰,到期债务规模约1600亿元。
在发债之外,房企正探索更多方法来补充流动性。
例如,6月12日,万科宣布完成A股库存股出售计划,出售股份数量约7296万股,出售所得资金总额约4.79亿元。
6月11日,荣盛发展发公告称,旗下三家子公司计划通过四项资产抵债,冲减与南京宁渌、河北中凯等供应商的未结款项,化解约8.1亿元债务。而在此前的5月,荣盛发展曾宣布与廊坊银行签署协议,以旗下位于海南、河北的两处酒店资产,抵偿约15.2亿元债务。
6月24日,雅居乐集团宣布,全资附属公司雅新投资同意向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出售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约21.16%股权,作价1.91亿元。所得款项拟用作兑付雅居乐地产“23番雅02”债券全部本息及日常经营管理。
事实上,为缓解房企融资困境,今年以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也在加速推进。
今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全年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攀升至6.7万亿元。
同时,在存量房收储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克而瑞在研报中分析指出,要破解当前的行业困局,有两个关键:一是要让行业彻底风险出清,二是要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行业风险出清的关键,在于房企能够实现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早日恢复正常经营。今年上半年,融创中国、旭辉控股、金科股份、协信远创等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协信远创与金科股份,已先后完成司法重整程序。
“这为全行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个范本,为其他处于困境中的房企提供了可的重整路径。”克而瑞在研报中表示,行业纾困从“个案突破”迈向“模式”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推动整个房地产行业实现风险出清、良性循环。
在行业新模式方面,中央多次提出要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好房子”,其中推动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之一。据住建部披露,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已达5679个,其中,河北、重庆、辽宁、上海等地的开工率超过50%。
“随着城市更新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能够为房企带来更多潜在的发展机会,有能力的房企要把握住当前的政策风口,与此同时,更要将建设好房子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住房产品品质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以获取更好的市场表现。”克而瑞在研报中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