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自行车,请绕行”,自动驾驶从单车智能走向车路云一体化,将催生更多高端人才需求⋯&#8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51 浏览次数:

  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两辆萝卜快跑一前一后从锦绣街左转到宏达中路上,这时信号灯变红,后面紧跟的一辆无人车随即停下来静待红灯⋯⋯

  在青岛引航站大楼内,智慧引航平台大屏闪烁,不同颜色的标记布满海图,两张雾天的岸边建筑物图像对比鲜明,左边摄像头拍摄的模糊不清,右边红外设备拍摄的则可清晰辨认建筑物轮廓⋯⋯

  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试验车厢内空间宽敞,座椅舒适。这一系统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具备了工程化能力⋯⋯

  上述场景,给近日参加“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一线探访”活动并在北京、青岛实地调研的
 

  示范区的自动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车路云一体化 示范区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4000万公里

  坐进萝卜快跑里,轻点屏幕上的“关闭侧滑门”,车身便平稳启动,汇入北京亦庄的车流。车轮无声碾过路面,转向、避让、跟车,所有动作行云流水⋯⋯

  这正是北京亦庄自动驾驶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它的背后离不开示范区规模化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与创新应用。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该工作人员举例说,比如管理对象会发生变化——目前交管管人,未来交管管车;交通参与者风险管控、法规执行保障能力欠缺等。

  “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可以同时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安全和运行安全水平。”该工作人员说。

  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示范区的运营平台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李峰表示:“单车智能就像独行侠,感知范围有限,难以应对复杂、混合的交通环境。”

  他举例说,当自动驾驶车辆被大车遮挡视线时,路侧感知设备能帮助车辆“看到”盲区内突然窜出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并将信息实时传输给车辆和云平台,让车辆能够提前避让,这就是协同感知。

  在百度自动驾驶基础模型部高级经理董芳芳看来,单车智能已经可以完全应对大部分路况,有了车路云协同,像“鬼探头”等场景就可以避免了,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行车的安全性。

  
自动驾驶行业将极大带动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应对一些特殊场景时,还存在一定挑战。在面对这些场景时,有哪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董芳芳对“最近南方下雨很多,但我们的出行服务仍正常提供。除非是极恶劣天气引发预警,才会暂停。”不过董芳芳也表示,现在也还有很多要解决的极端场景问题,比如极端大雪的情况下,道路地面什么都看不到。

  她进一步解释,下雪时无人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标识被遮盖住。“如果是人类司机,遮住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我们有高精地图,也就是有先验知识,高精地图已经事先知晓道路结构,所以即使看不到,车辆也知道路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开。”她说,这时无人车就需要对人类司机的特殊行为有动态应对。

  董芳芳举例说,现实中施工场景非常丰富,并非一成不变,有时放个锥桶,有时放个牌子或者直接放个自行车。从看到车前有一个锥桶或者自行车,再到理解它的含义,作出需要从左边或右边绕过去的判断,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要求,因此也更具挑战性。

  她提到,行业内主要采用VLM/ VLA技术,结合大语言模型技术以及车辆摄像头捕获的海量、和文本信息,来让大模型学习并理解场景的含义,从而展开相应动作。“我们也在推进相关工作,自动驾驶车辆将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复杂施工等较困难的场景。”

  难点技术的攻关,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峰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在各商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必然催生出大量新职业。“自动驾驶行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汽车设计到人工智能,再到相关的高端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行业与其他行业息息相关,部分知识具有互通性,这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提供了机会。同时,行业也催生出一些技术服务类岗位需求。比如安全员,虽然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但从业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突发问题。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步普及,远程安全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以及路侧设备装调运维员、数据管理人员等岗位需求一定会不断增加。”李峰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绝不是完全取代传统从业者,而是创造出更多新需求。

  
智慧引航系统助力引航作业更高效、更安全

  “这是一个很小众的职业。”青岛引航站副站长张法笑着说,“以前跟别人说我们是做引航的,人家都不知道,会问我们‘在银行做什么’。”

  
 

  张法介绍智慧引航服务平台 引航员,就是在一定航区指引船舶安全航行、靠离码头或通过船闸及其他限定水域的人。张法向进到引航艇的驾驶舱内,随着船舶行驶,不过,昔日依赖经验与胆魄的引航作业,如今借助智慧引航系统与航海模拟器,正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安全。

  张法操作着手机里的智慧引航系统,指着一个红色标记告诉“另外,我们还将海洋潮汐情况整合进系统里。”张法指着系统海图上的很多小箭头说,“这些箭头就代表潮汐的实时动态,引航员可以根据潮汐的实时变化来安排引航作业。以前的系统很简陋,就只有一个‘平板’,现在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潮汐信息的即时性比原来高很多,这可以大大提升引航员决策的精准度,对操纵船舶非常重要。”

  除了智慧引航系统,航海模拟器也成为引航员们提升引航作业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一台模拟器内,工作人员设置了较大的风浪等级,青岛引航站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智能创新引航工作室主任盛晓强对盛晓强介绍,模拟系统配置有22个训练港区,可模拟的船型涵盖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客船等,后台可以设置本船、目标船的技术参数,进行航线设计、环境控制、运动状态监控、船舶故障设定等,真实模拟船舶靠离全过程,练习过程中可以设置风浪等级、雨雪、雷暴大雾等环境因素。

  “模拟训练结束后,全部的运动数据都可以保存并导出,为引航员后期总结经验、书写论文、出具报告等提供数据支持。”他说。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体验区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当前可实现的陆地最快交通工具,它可以填补航空与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实现500公里城市群内的快速通勤,1500公里城市群之间的同城化交通,以及超远距离高速走廊化交通,为助力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战略新引擎。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