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进入量产倒计时 固态电池7年老玩家吐心声:抓技术、筑“护城河”
更新时间:2025-05-23 19:46:18 浏览次数:

  固态电池近日在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飙升。

  一方面,4月以来,工信部发布的两份文件都将固态电池放在了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等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的制定;提出,健全全固态电池等标准体系。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近期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态,要坚定在全固态电池上继续投入;上游材料商天齐锂业则在股东大会上称,公司一直在关注下一代锂电池先进材料,包括固态电池等;下游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公布固态电池量产计划,比亚迪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丰田宣称将于2027年向市场投放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汽车。

  5月23日,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场,
 

  西洽会上展出的固态电池

  
与下游客户沟通时间成本减少五六成

  “自去年以来,我们和下游客户沟通洽谈,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整体认知都上来了。”主营固态电池的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品负责人康丹苗直言,相比以往,一项合作的沟通时间成本减少五六成。

  在康丹苗看来,过去一年多行业发生的巨变,直接催化剂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走进现实。“去年是低空经济元年,包括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对固态电池都有需求。”她直言,正是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市场对固态电池的认知逐渐走向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机器人产业的现象级热度也对固态电池提出了需求。

  在西洽会现场,一款小型灵巧的智能机器狗正在模拟真狗,其卖力表演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这款机器狗的研发厂商恒之未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机器狗、机器人的电池续航时间约为2个小时,与市场期待的续航时间还存在距离,“提高续航,肯定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康丹苗认为,机器人对固态电池的需求刺激包括陪伴机器人、工业应用领域的物流机器人等,“只要有移动需求,那就必须考量电池续航能力”。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随着政策支持信号的不断增强,2025年人形机器人、eVTOL及消费电子等固态电池的高端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放量,推动固态电池材料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老玩家扩充“生态朋友圈”

  高工产业研究院2024年11月发布的显示,有100家布局固态电池环节的企业,其中40%是新进企业,即纯做固态电池的企业;约35%为传统电池企业;8%为主机厂;15%为跨界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太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5月,过去7年一直专注固态电池领域,属于行业老兵。

  对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纷纷下场投资固态电池路线,康丹苗认为这对行业快速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力,“它们有很强的资源禀赋,这种产业链整合能力难以直接对标”。她表示,要想在这一轮爆发中成功“打怪升级”,只有进一步加快构建技术壁垒,目前太蓝新能源的研发支出占比超60%,其研发设计生产的固态电池系列,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的行业纪录。

  与此同时,小体量老玩家还在通过扩充“生态朋友圈”,以提升竞争力。据公开信息,太蓝新能源已与紫建电子、长安汽车达成合作,分别在消费电子电池与车载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协同。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