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UR全球门店超400家,其中海外已覆盖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国家,用中国时尚力量重构全球快时尚格局。
该产品自2023年进入大众视野,最初仅有56件,去年提升到2241件。虽然数量依旧不多,却是服装纺织行业鲜少获得市场认可的一大绿色低碳产品。
“我们从成衣工厂收集裁剪下来的高品质羊毛零料,再送到面料工厂经过开松、纺纱制线等工艺,织造成全新的羊毛面料,最后送到成衣工厂制作成衣。”该品牌母公司江南布衣的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告诉“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时尚认知度的提升,以及购物趋向理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品的环保属性。产品面料是否环保、产品生命周期、回收再利用等方面都成为当今消费者购买的考量因素。”UR母公司时尚动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了解绿色消费。其中,“90后”和“00后”对绿色消费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达70%和79%。
“可能消费者最开始是为了‘环保’概念买单,但现在他们更希望拥有兼具环保、设计感、耐用等多个维度的产品。”郑丹丹向显示:“59%的受访者表示在选购服装时,会经常考虑面料的环保属性。”
近六成消费者对面料的高要求,让品牌加大了创新研发的步伐,AI的加入则助力服装行业提速发展,将科技与时尚融合。
对此,郑丹丹告诉“新技术让生产过程变得可视化和易于修改,设计师可以快速将创意具象化,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快速修改产品设计,突破了以往的工作模式,也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FMG集团相关负责人则向申万宏源研报指出,AI+服装应用拓宽,助力品牌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提质增效。包括AI设计大幅提升出款效率,AI营销助力精准触达,AI制造在智能排产、面料研发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在时尚界,ESG已成为驱动革新与重塑品牌护城河的关键力量。”中,多位受访者均向郑丹丹告诉联合国环境署预测,等到2030年世界人口增长至85亿时,服装纺织行业的碳排放量或超石油行业,成为第一大碳排放源。
这意味着,“绿色”服装将成为主流,而在这场“碳中和”竞赛中,ESG则成为时尚行业的新护城河。品牌如何在绿色转型中保持创新和竞争力,将是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