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发布 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
更新时间:2024-09-06 06:49:15 浏览次数: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指出,要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开展探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其中提到,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科学整合源荷储资源,开展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数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接受我国存在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的矛盾。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 ”方面,明确要优选一批电力规划明确的“沙戈荒”大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送出通道。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明接受张金明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大省产业发展基础、现状和规划,将新能源大基地规划与当地除了电力产业布局以外的其他所有产业布局进行统筹研究和结合:一是充分挖掘新型电力系统应用侧的需求能力;二是设计出更多符合当地产业基础和规划的源网荷储应用场景模式;三是为地方政府、能源企业、产业方提供更多更优的场景选择和产业资源帮助,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同志就答该负责同志强调,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煤电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线任务,开展新一代煤电试验示范;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煤电技术路线,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推动新一代煤电标准建设,重点完善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标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提出到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对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形成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对于此次提出的“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接受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